这两天,热搜上的一条新闻,让网友吵翻了天。
说的是湖南株洲农行的事情。
5月14日,湖南株洲一网友爆料,他的姑妈彭女士今年62岁,多年来疾病缠身。
前段时间,彭女士因偏瘫导致腿摔断住院,急需5万元转院治疗。
为了支付医药费,彭女士的两个女儿带着身份证和存单去中国农业银行湖南株洲田心支行,取最后一笔定期存款5万元。
可因为密码输入错误三次,卡被锁定,导致无法取款。
银行通知解锁需要本人前来。
彭女士的家属,在网上是这样爆料的:
银行明知存款人重病在床,仍坚持让本人到现场。
没办法,只能用轮椅抬着到了现场。
更可恨的是,工作人员明知当事人身体状况不佳,还从4点多办理到5点多。
就这样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意外发生,彭女士不幸去世。
据彭女士家属表示,人活着时,抬也要抬到现场当面验证,证件资料一个也不能少。
可人当场去世后,银行工作人员开始慌了,一顿操作直接把钱取出来了。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高血压都要犯了。
纷纷跑到涉事银行的账号下方攻击、谩骂,称该银行是吃人吸血的黑银行。
但事情真的是家属说的那样吗?
针对此事,当天农行就有了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完全是另外一个版本:
大女儿连续三次输入密码错误,这一点是真的。
但密码错误后,女儿说要带着彭女士前往柜台取钱,但未提及彭女士的身体状况。
试想一下,如果银行不知道彭女士的身体状况,会阻拦她来银行取钱吗?
等彭女士到达网点后,柜员发现她身体状况不佳,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随后开启绿色通道,走特殊流程,并告知家属可上门服务。
工作人员还提醒家属,可将钱直接打到医院,家属没回应。
而后,家属不打算送老人去医院,坚持取现!说要拿钱办后事。也拒绝让老人先回去休息!
在等待过程中,老人情况恶化。
家属看到情况不对,自行拨打120,最终抢救无效,彭女士离世。
双方各执一词,当地警察介入调查处理。
讲真,起初我是天然倾向相信家属,毕竟类似带着病人去柜台的新闻见过不少。
可看完银行的回应,我懵了。
如果家属所说是真的,我希望能够顶格处理这家银行。
存款人性命垂危,还要让她拖着病体去银行取钱,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但银行所说如果属实,那会是另一个悲剧。
到底是把这笔钱取出来攥到手里重要,还是给母亲治病重要?
另外,据家属的描述,取这5万元是为了给老人治疗骨伤。
有网友说:
“治疗骨伤就算是住院,预交费用也用不了5万吧?
几千元就能先住下,待老人住下后,银行直接将钱打到医院不行吗?
就非得现金取走?”
“密码输入几次都错误,不能打电话回家问一下吗?
还是说取钱的行为老人就不知道?”
还有银行的员工现身说法:
很快,不一样的声音冲上热搜。
很多时候,银行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
曾在网上刷到过一个视频,点赞也有一万多。
说的是一男子拿了100万去银行存钱。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大数据显示,月薪3000的你,不可能短时间内有100万。
随后,工作人员让该男子证明这笔钱是他的。
男子感到荒谬,表示各有各的道,这100万是正规渠道来的。
工作人员却说,数额巨大,需要核实这笔钱的来源。
如果是打工赚的,要按照45%的个人所得税缴税,最终到手只有55万。
男子无语地说:
“这钱是我借来的行了吧?”
但没想到,银行让他提供有效的借据和证明。
男子终于崩溃了:
“我自己的钱,为什么还要开证明?我不存行了吧!”
而接下来银行的操作,直接惊呆了所有人。
银行表示,这是一笔来历不明的钱,需要扣押。
“人可以走,钱必须留下!”
视频下方,很多网友喷银行:
“演都不演了,这是直接抢钱啊!”
“所以千万不要往银行存钱,微信零钱通不香吗?”
说真的,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荒谬。
我也去银行取过钱,也去存过钱,我怎就没听说过还有把钱扣下这一说呢?
搜索了一下,同样的文案,一堆人拿来剪辑,点赞从几百到十几万都有,大致方向如出一辙:
把银行描述为恶霸。
可这件事,我没有搜出任何一个官媒报道过,可信度为零。
但架不住评论区大把的人高呼。
有图有真相的年代,早已过去了。
互联网时代,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故事还少吗?
怎么就没有网友怀疑一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
还有去年发生的一件事。
2024年10月,山东淄博一女子称其40万元存款在齐商银行不翼而飞。
事情闹大后,网友纷纷指责银行:
“肯定有内鬼,是内部人员作案!”
“钱存银行都能丢,以后谁还敢在银行存钱?”
等警方介入调查,才知道犯罪的人根本就不是银行工作人员。
犯罪嫌疑人路某某、高某某以高息为诱饵,骗取储户身份证、银行卡及密码,将存款盗走。
也就是说,根本不是银行工作人员失职,而是储户轻信他人。
还有一男子,因账户被反诈系统冻结,对银行产生不满。
他拒绝提供证明材料,故意在银行办理26次小额存取。
单笔最低0.5元,刁难柜员。
因言语太过难听,柜员气急之下,让男子滚。
事后,该柜员被处罚。
当时网上只放出了柜员骂男子的那一幕,却闭口不提事情的来龙去脉。
网友纷纷吐槽:
“这个工作人员好猖狂,毫无服务意识!”
真相大白后,网友又觉得自己话说早了,转头攻击客户滥用权利。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类似事件往往有三个流程:
舆论狂欢——真相反转——集体反思。
很多新闻容易被人用片面的方式曲解,然后发到网上,不少网友在潮水般的信息中失去了分辨能力。
当人失去了分辨能力后,就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哪怕真相大白,也笃定背后一定是有什么阴谋。
于是,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湖南株洲银行事件上面。
本以为这件事随着“调查中”三个字,会沉寂下去。
没想到,后续来得如此之快。
就在5月16日,死者家属已经和银行协商一致,银行将负责老人的丧葬费用,以慰问金的形式向家属支付10万元。
死者家属表示,不再追究银行的责任。
5万元的存款,仅一天时间,产生了10万元的高息。
看到这里,不知道网友有没有觉得自己被溜了。
如果真的责任在银行,试问哪个孩子会这么容易跟银行和解?
10万块钱,就能让自己放弃跟亲生母亲讨还公道?
新闻报道中提到,彭女士患上了偏瘫,后因此摔断腿住院。
我不想阴谋论,认为彭女士的女儿急着取钱是为了算计遗产。
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冷静下来,好好地想一想,哪一方的说法更合乎常理?
如果死者家属所言句句属实,涉事银行敢公开说自己一开始毫不知情?
退一万步,彭女士的钱被锁定了,短时间没有办法取出来。
两个已经成家的女儿,就不能先凑齐医药费,帮自己的母亲度过这场危机?
只要不是身无分文,我想任何一个子女都做不出把重病的母亲,拉到银行门口这种事情。
另外,新闻中还有一个细节,当天下午5点多,彭女士在银行中去世,当天晚上就被送往了殡仪馆。
呃...
这个我不发表任何意见,各位自行脑补。
网络时代,给大家创造了发声的渠道,但也有弊端。
信息鱼龙混杂,很多时候,你所见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在这样的情形下,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尤为重要。
如果做不到这点,那就记住一句话: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网络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反转。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理智思考,对自己打的每一个字都存有敬畏之心。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