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3391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有人格障碍的“董小姐们”,其父母往往也有人格障碍

02、臭名昭著的杨永信是重度NPD者(自恋型人格障碍)!

03、彻查北京协和“4+4”,把NPD者清除出医疗界

01、有人格障碍的“董小姐们”,其父母往往也有人格障碍

前天(15日),北京协和“4+4”董小姐事件终于迎来了官方调查通报。

这次,国家卫健委动真格了,组织了“最高级别医政调查”,大有将这件事情彻查到底的决心!

根据调查公告,北京协和医学院撤销了董袭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北京卫健委撤销了她的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

跟“董小姐”勾搭在一起的有妇之夫——肖飞医生,因为在手术中撂下病人不管,还搞婚外情,而被吊销了医师执业证书,并禁止5年内从事医疗卫生服务行业。

董小姐和肖飞医生落得这个下场,真的是大快人心!



董小姐、肖飞,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董小姐们”出生于精英家庭,老爸老妈不是国企老总、政府高官,就是大学教授、研究员。

按理来说,他们应该知书识礼,很有素养,怎么却三观不正、飞扬跋扈、那么缺德?

其实,不是父母优秀,孩子们就一定优秀。

相反,要是父母特优秀,但是不会教,而且还没意识到自己不会教,他们的孩子反而会很拉胯。

“董小姐们”就是这种家庭的产物,ta们有“高能量”的偏执型人格障碍,非常自以为是;

ta们甚至有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傲慢自大,根本不把普通人放在眼里,认为普通老百姓就是比自己低等!

其实,他们的父母很可能也有同样的问题。有人格障碍的父母,一不小心就会教出一个也有人格障碍的孩子!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没有掌握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哪怕他们自身很成功、事业蒸蒸日上,但就是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现在进入AI时代了,越来越多的孩子知道了父母的局限性。在他们心目中,父母不但不是权威,而且懂的还不如自己多。

如果父母还不懂得与时俱进的话,孩子不仅不会尊重你,甚至会在心里瞧不起你、鄙视你!

关于“协和4+4”试点班的问题,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还在继续调查。

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推行“4+4”模式?出于什么利益?又是谁在包庇像董小姐这样的人?其实,就算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心知肚明。

背后操作的大佬、怀着私心推行“4+4”模式的人,很可能有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他们就像一颗老鼠屎,搅乱了医疗界。

国家卫健委说了,现在只是公布调查进度,不是最终的结果。希望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我们每个人也要持续关注,促使调查组挖出“协和4+4”背后真正的真相!

02、臭名昭著的杨永信是重度NPD者(自恋型人格障碍)!

其实,国内很多年前就有一个中外闻名、搅乱医学界的“老鼠屎”——原临沂四院的副院长杨永信!



杨永信,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永信,又名“杨叫兽”“电击狂人”,他可以说是至少一代人的记忆,不少90后、00后都认识他,而且对他恨之入骨。

杨永信曾长期借精神科诊疗之名,利用电击对网瘾青少年施加酷刑,一言不合就把孩子拉到“13号治疗室”,几个人强行压着,再由他施加电流,把孩子电得痛不欲生。

这哪里是治疗?这明明是搞暴力统治!孩子被电得表情扭曲的时候,杨永信甚至还在笑!

青少年每天在网戒中心里过得心惊胆战,要是不想被电,就只能无条件服从杨永信的命令,作出懂事、感恩的样子。

杨永信对外宣称这就是“疗效”,只要父母们把“问题孩子”送进来,很快就能看到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其实大众不是傻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杨永信是在害人。但不管媒体怎么曝光他、社会人士怎么批评他,杨永信都坚称自己是在拯救孩子。

连国际有名的《科学》杂志都看不下去了,用“最臭名昭著的”来形容他。






2009年,《Science》杂志披露过杨永信的恶劣事迹,该文章对他的形容词是“most infamous”(最臭名昭著的)

杨永信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人格障碍的3个典型特征:

毫无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

严重缺乏同理心;

以及行为远远超出社会规范。

他是重度的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者!

以下是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关于NPD的诊断标准。有兴趣的网友可自行了解。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1、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2、幻想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4、要求过度的赞美。

5、有一种权利感(即不合理地盼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7、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8、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9、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NPD可不是天生,而是后天经历塑造的,最常见的因素,是来自于外界的过度夸奖。

在杨永信成长的过程中,他肯定是个学霸,受过老师、同学、父母的过度夸奖。

他当上医生之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也生活在各种荣誉之下。

2000年代初,很多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他们的父母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认为这都是网络游戏害的,是网络游戏毁了自己的孩子。

他们不懂得反思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以为只要让孩子戒掉网瘾,孩子就会变回以前听话、积极的样子,好好读书。

杨永信的“电击疗法”,正好迎合了父母的强烈需求:

只要孩子进了“13号治疗室”,也就是电击室,只需要40多分钟,孩子出来就扑腾地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父母认错,发誓再也不玩游戏,以后都要听父母的话!

这些父母成了杨永信的忠实粉丝,还替他成立了家委会,到处帮他免费做广告。

所以,在那几年,杨永信被捧成了“神医”,成为了“全国戒网瘾专家”,还享受所谓的“国务院津贴”,当地官员看到他都要给他面子。

杨永信身上有那么多光环,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个院领导,身边的人经常对他阿谀奉承、巴结讨好,这令他变得更加自大、不可一世,出现了NPD(自恋型人格障碍)。

他才不会考虑自己的做法对不对,更不会考虑这会给孩子们带来多少伤害;

他认为这些网瘾青少年就是欠管教,外面那些批评他的媒体、各界人士都是傻子,懂个屁!

其实,不少事业成功、有头有面有身份的人都有NPD。

比如在DeepSeek横空出世前,孙凝晖院士曾经公开说中国的AI无论怎么追赶,都赶不上美国,还说“这很正常,中国足球还越追赶越落后了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形成,还跟三观、甚至四观相关。

03、彻查北京协和“4+4”,把NPD者清除出医疗界

2009年时,杨永信的名声还如日中天,多少父母把他看作“救世主”,想尽办法把孩子往他那里送。

就算媒体早就曝光他了,但国内的精神科大夫都不吭声,假装看不见。

在国内精神心理学界中,只有我站出来批判他,独自坚持了10年。而且我那时候是体制内的医生,是武警广东总医院的心理科主任!

2016年,国家卫计委终于意识到必须出手了,要不然祖国的下一代都要被杨永信祸害完了。

临沂四院网戒中心被勒令关停,所谓的“电击疗法”也被叫停。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处理结果仅此而已。

这么多年过去了,杨永信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接受过任何形式的通报、处理、惩罚,他连一句道歉都没有,只是灰溜溜地淡出了大众视野。

我一直持续发声,希望杨永信能得到应有的惩罚;哪怕是官方对他的行为定个性,表示一下批评,那也总比没有好。

但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我的愿望最终还是落空了!

这一次,我仍旧站出来发声,就是希望北京协和“4+4”试点班背后的真相能水落石出,让以公谋私的大佬得到应得的惩罚!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务人员的使命宣言。从医不是儿戏,医疗界绝对容不下沙子!

杨永信的风波已经是上一个时代的事了,相关部门很难再追责。

但北京协和“4+4”的问题就发生在当下,发生在网友的眼睛就是尺、围观能改变中国的AI互联网时代!

所以,国家卫健委这次非常重视,拿出了要整顿行业、清理“滥竽充数”者的决心!

绝大部分医务人员都是恪尽职守的,在临床上兢兢业业地救死扶伤,但不排除有极小部分人格障碍者。

北京协和“4+4”背后的大佬就极有可能有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他们应该被清除出医疗界。

而且,说他们有人格障碍,并不是为他们脱责。相反,有人格障碍的人严重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反而应该得到严惩,让他们遭受沉重打击。

如果法律无法惩罚他们,那至少要让他们“社死”,接受广大网友的唾骂!

有的网友非常善良,尤其容易原谅别人。他们可能会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这些大佬干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但只要他们能改正,不也能得到大家的尊重,继续在行业里发光发热吗?

比如,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他年轻时想挣快钱,倒卖赃物,被公安拘留了;出来之后又贩卖假烟假酒,锒铛入狱。

但这反而让他开始思考人生,出狱之后,他选择了诚信经营,还积极做公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其实,从于东来的表现来看,他还没到达人格障碍的地步。

但是像杨永信和“协和4+4”背后的大佬,这场风波闹了这么久了,他们连公开道歉的觉悟都没有,他们不可能会发自内心地自我反省。

说句实在的,指望他们会良心发现,还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

如果他们还拥有一定的权力,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们只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社会的底线。

这些人就像社会上的“毒瘤”,希望相关医疗部门要将他们彻底割除,避免他们再有机会去毒害更多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