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员工看作资产,而不是负债

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与员工有关的事都在负债栏里:应付工资、应付奖金、公积金。在公司的损益表上,与员工有关的都在费用栏里:工资、福利、所有分摊。这在理念上把员工与公司的经营目标对立起来。我觉得华润创业的员工地位应在财务报表上变一下,把员工看作资产,而不是负债;看作利润,而不是费用。在人事管理的理念中,如果不能在资产质量和经营成果上找到员工的位置,是人事管理的失败,员工好,公司好,华润创业的员工应该是生活幸福的人。

我们的员工手册列明了公司制度,纪律给我们带来秩序,但不能保证我们每天早上来公司上班时像赴情人的约会一样心切。我们的部门设置、员工配备、同事分工、沟通渠道、评核标准、奖罚体系合理吗?有人说,只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客户。满意员工的产生有赖于我们对人事管理的不断改进。舒畅的工作环境和系统使我们成为和谐的群体,我们的员工应该是快乐的人。

人本来是不可以管的,因为可变性太大,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强,伸缩幅度太宽,人的能力只能诱发。人又是不能不管的,因为纯个人与群体是矛盾的,生存与享乐是不能完全统一的。

用不好了换人这是第一个想法,但是在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如果不停地选人、换人,闹个四五年、喘一口气的时候,发现竞争对手已经走了十万八千里,所以选准人太重要了。



要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

现在的业务是好还是不好?干好了有没有奖励?今年没有奖励,明年就不干了?企业最终要建立一种有投入、有回报的文化,这是对的,但问题是这种回报并不一定是眼前的。激励方式有很多种,长期的、短期的,就看怎么去做。人力资源工作不能变成填表、发工资、执行政策,应该更多地选人、用人、育人、激励人。

我来中化集团后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工资总额,但是我在中粮集团工作11年,没人说工资总额,为什么?有几种可能,一是中粮集团的工资总额沟通得比较好,有总额但不构成很大限制;另一个就是有更加丰富的、多种形式的长短期激励方法。

中粮集团的经理人年会发了两个奖项,一个叫“百战奖”,一个叫“再读奖”。这个名字取自曾国藩写的对联——“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盈利上去了,就发“百战奖”;一个团队不错,业务也不错,就是没挣钱,就发“再读奖”,再读书。忠良书院有个“再读亭”也是同样的意义。

举这个例子的意思就是,人力资源工作一定要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干好了一定有奖励,努力了也有奖励,但是不努力、没干好、没潜力一定会换人。



公正是做好人力资源工作的第一原则

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是由一把手文化到整个公司价值观、行为方式组合而成的。是不是公正?是不是透明?是不是友善?是不是吸引人?公正是第一位的。

在人力资源工作中,任何人被奖励、提拔、调动、使用,都要有正面、积极的内涵。如果大家不信服,就把公司文化摧毁了。这样公司不是没有文化,而是有负面文化。我们不做负激励,争取做正激励。

很多企业基本上是见物不见人

从公司来讲,一般发展两类东西,一是资产和业务,二是人。目前很多企业基本上是见物不见人,着重于一般的短期业绩。很少有人重视组织发展、团队成员提高。

我在读杰克·韦尔奇的著作时发现,他在选择接班人时,确定了三位候选人,提前半年通知他们等待结果。让我更感到吃惊的是,另外两家世界500强企业马上宣布,无论通用电气选择谁,另外两名候选人都可以到他们公司担任CEO。这就看出组织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只要是这个组织出来的人,市场就会接受他。

我为什么举这个例子?组织如果只发展资产不发展人,那是不成功的。而实际上对我们来讲,每一位员工身心、能力、德行、智力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我们公司真正的任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