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内·笛卡尔通常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这主要是因为他明确拒绝了欧洲学术界盛行几个世纪的经院亚里士多德哲学。特别是,笛卡尔批评了经院哲学家依赖人类感觉作为所有知识来源的方式。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介绍勒内·笛卡尔的生活和他的一些核心信念,希望能勾勒出这位“现代哲学之父”的一个简单肖像。
一. 笛卡尔的早年生活和教育
笛卡尔于 1596 年 3 月 31 日出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他的父亲约阿希姆是一名律师,经常离家在雷恩的布列塔尼议会。他的母亲珍妮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意味着笛卡尔花了很多时间在家里与他的祖母(也叫珍妮)和他的两个兄弟姐妹(哥哥皮埃尔和妹妹珍妮)在一起。图赖讷后来以其最著名的居民的名字更名为笛卡尔。
年轻的笛卡尔就读于耶稣会学院,接受了典型的中产阶级教育:拉丁语和古希腊语、古典诗歌、哲学和数学。1600 年代初期的“哲学”教育意味着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特别关注。然而,笛卡尔也可能研究过柏拉图和斯多葛主义。
他在著名的《方法论》(Discourse on Method,1637)中总结了自己的教育,离开学校时说道:“我发现自己被如此多的怀疑和错误所困扰,以至于我开始认为我从接受教育的尝试中一无所获,但不断增加承认我的无知。” 此后,学者们声称笛卡尔以这种方式构建他的教育,因为他想将自己呈现为一位哲学家,最终将确定性带入受怀疑和不确定性困扰的学科。
毫不奇怪,笛卡尔的父亲希望他的儿子成为一名律师。年轻的笛卡尔前往普瓦捷并于 1616 年获得了法律学位,但他从未从事过专业的法律工作。相反,他成为一名士兵,并加入了新教王子莫里斯(尽管他本人是天主教徒)的和平时期军队,莫里斯王子驻扎在荷兰布雷达市及其周边地区。
二、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笛卡尔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笛卡尔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举出了一个例子:在我们做梦时,我们以为自己身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参见庄周梦蝶)。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第一条是: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绝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
第二条是: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第三条是: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就连那些本来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最后一条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笛卡尔将这种方法不仅运用在哲学思考上,还运用于几何学,并创立了解析几何。
由此,笛卡尔第一步认为怀疑就是出发点,感官知觉的知识是可以被怀疑的,我们并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笛卡尔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他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所以他不会说“我看故我在”、“我听故我在”。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我们所不能怀疑的是“我们的怀疑”
他认为上述两实体都是有限实体,把它们并列起来,这说明了在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上,他是典型的二元论者。笛卡尔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笛卡尔还试图从该出发点证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尔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必定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的存在来让我们得到这个概念。即上帝是有限实体的创造者和终极的原因。从所得到的两点出发,笛卡尔继续推论出既然完美的事物(神)存在,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之前的恶魔假设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完美的事物不可能容许这样的恶魔欺骗人们,因此借由不断的怀疑我们可以确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而且经由证明过后的数学逻辑都应该是正确的。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即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即笛卡尔将几何学的推理方法和演绎法应用于哲学上,认为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提出“天赋观念”。
笛卡尔的自然哲学观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虽然笛卡尔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既思考(心灵)和外在世界(物质),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三、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中构建了形而上学
笛卡尔继续出版了几部更有影响力的著作。其中之一是首次出版于 1641 年的《第一哲学沉思录》。在《沉思录》中,他试图回答几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包括:我们的思想如何知道?现实的真实本质是什么?有仁慈的上帝吗?
笛卡尔相信人类完全有能力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问题在于目前人类是如何被教导去认知的。他用《沉思录》的一部分阐述了他对经院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批评,特别是《第一沉思录》。笛卡尔批评了所有知识都源于感官的经院思想。相反,他认为人类的智力具有感知现实本质的能力。为了正确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将思想从感官中撤回”,而是遵循笛卡尔的哲学怀疑过程。他在《沉思录》的其余部分详细描述了这个过程是如何运作的。
特别是,笛卡尔认为他唯一不能怀疑的是他自己的存在。尽管他可能在其他事情上被欺骗了,但如果没有别的事情,他只能得出结论:他确实存在。既然他是通过思考的行为得出这个结论的,那么他也可以自信地说,他是一个会思考的东西。
笛卡尔始终宣扬人类理性的力量,并坚信我们有能力理解宇宙的现实。他还否认原罪的概念,即人类都是痛苦的、有罪的人。天主教会后来将他的许多书籍列入禁书索引。无论他的信仰是什么,毫无疑问笛卡尔永远改变了哲学、数学和科学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