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七七,前美股上市公司市场总监,深耕母婴行业12年了,努力工作的同时和13岁的儿子“糖球”斗智斗勇。育儿和教育的路上,咱们一起切磋吧~

糖球有个同学休学了。

糖球回家和我聊起,我其实挺唏嘘的。

那个孩子我知道,之前就听说他不太喜欢上学,经常精神状态不太好。后来孩子开始频繁请假,说身体不舒服。如今已经休学了,大概是事态发展到了最糟糕的一步。


图源:《小舍得》剧照

实话说,这种情况现在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事。我认识的人中就有好几个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休学了,有小学也有初中的,成绩有非常好的,也有一般般的。

我回想了一下我的学生时代,印象里休学的情况很少,几乎没有听说过。

而且咱们上学那个年代,学习可比现在苦多了。出生在山东这个高考大省,我也是从“地狱模式”中熬过来的。从初一就开始上晚自习,放了学回家还要写作业,基本都要十一二点才能睡觉,高中一个月只有月底的那个周日休息一天,每天都在大量刷题......

所以现在的孩子是咋回事……他们太敏感脆弱?娇生惯养?抗压能力差?

作为一个老母亲,我还是想帮孩子们说句公道话:不是的,真的不是这样

01

休学恐怕是一种时代病

之前我在社媒上看到一个宝妈吐槽,说北京小孩,已经卷到她不能理解的程度了。


图源网络

当然,不只是北京这样,几乎全国各地的孩子都在疯狂地“卷”。

现在的很多小孩,学习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有的小学生恨不得也天天学到十点、十一点。

曾经有一个段子是:

问: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答:在美国肯定是够了,在海淀肯定是不够。

不够的又岂止是北京海淀,上海浦东孩子3岁听说无障碍、5岁踏平KET、10岁能战小托福,二三年级就要考PET、FCE,四年级就要拿到IMO的一等奖。

可以说,现在的孩子们卷学业有时候比打工人的“996”更离谱,恨不得直接“007

李雪琴之前曾经在脱口秀解答“有娃了,按头学还是敞开养”的问题,我觉得很好地道出了当下家长和孩子们的困境:


图片来源:知乎

“如果按头逼孩子学,娃的童年显然不快乐。但是如果家长放养,孩子成绩不好,老师批评,家长天天和孩子闹心,那这个放养娃的童年也不快乐。”

李雪琴最后总结得很到位:

“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了,怎么整都不快乐。

另外,我还有一个感受:互联网时代,可能是孩子们心理问题频发的另一个温床。

咱们小时候,玩的东西少,世界也小,胡同里几个孩子凑一块儿就能疯玩一整天。虽然物质匮乏,但日子是单纯的,烦恼也有限。


图源unsplash

可现在的孩子呢?他们打开手机,面对的是一个无限扩张的信息世界。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可能通过短视频认识到这个世界惊人的贫富差距;在社交软件上,体会到一些陌生人的冷漠、恶意甚至是网暴

而他们的“放松”方式,大多也变成了刷短视频、打游戏。久而久之,和真实生活、真实人群的链接越来越少。


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悄无声息蔓延开的东西——一种“无意义感”,一种“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的感觉。原本是成年人才会有的迷茫,现在越来越早地出现在一些孩子身上。

孩子们越来越普遍的休学现象,就是这种迷茫感的直接表现之一。

02

为孩子建构生活中的意义系统

既然孩子们的压力已经这么大了,而且也无法避开使用手机和网络,那我们作为家长,究竟能做些什么?有没有一些方法,能让孩子的情绪好一些,过得更开心一点?

虽然我读过不少教育学、心理学的书,也写过很多和育儿相关的内容,但说实话,这一代孩子的困境,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也没有通用解药。

不过,我始终相信一点:从家庭出发,改善孩子所处的小环境,总是可以做点什么的。下面这些,是我的几点思考:

1.带领孩子建立连接感,打破孤岛感

这个时代最大的危险之一,是孩子在人群中长大,却越来越孤独每天要么是在学校和辅导班卷学习,要么是捧着手机刷视频和打游戏,除此之外,生活只剩下空虚和荒芜。

如果孩子陷入这种困境,姐妹们可以去拉孩子一把,带着孩子与真实、鲜活的社会产生更多连接。


图源:unsplash

我们可以试着增加和孩子的“真实互动”时刻


·在周末安排一次去郊外看云的短途旅行,或者带孩子去赶一次清晨的菜市场;

·一起种一棵小植物,记录它每天的变化;

·哪怕是在厨房里做顿孩子主导的晚餐,也都是让他们
“感觉自己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的时刻。

以我和糖球的互动来“抛砖引玉”一下。五一假期只有我和糖球在北京,他爸和姥姥姥爷回老家了,我俩就在北京溜达,去了圆明园和天坛,过得挺自在的。


糖球玩得很开心

在家里,我带着糖球一起打扫卫生。后来糖球还在我的指导下给我做了一顿饭——每炒完一个菜,他还不忘顺手把锅洗了。


糖球做的两个菜,老母亲疯狂打call+彩虹屁

吃着他炒的菜,我的“彩虹屁”立马就跟了上来,一顿猛夸,不得不说,他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2.赋予孩子对生活的掌控感

很多孩子之所以崩溃,并不是“抗压能力差”,而是长期处在一种“被安排”但又无法逃脱的状态中。

我们可以从小事上,试着让孩子“做主”:

让孩子决定一周一次的家务分工;

让孩子决定假期去哪旅行;

给孩子一点固定的“自由时间”,允许他们什么都不做、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孩子表达负面情绪时,不着急制止,而是陪他们一起识别、表达、慢慢消化。

这些“让渡控制权”的动作,是在帮孩子一点点找回:原来我对自己的生活,是有影响力的。

3.建构多元意义系统,不让孩子只活在分数里

现在很多孩子的生活是线性的,目标只有一个:学习、考好大学。一旦这条“人生主线”出了问题,孩子就容易崩溃。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他们发现:人的价值从来不只有一种形式。

也许孩子不擅长考试,但他很有同理心、很会讲故事、很会观察生活里的小细节——这些都是可贵的能力,值得被看见、被肯定。

我们要常常提醒孩子:你不需要靠“优秀”才值得被爱;爸爸妈妈鼓励你努力学习,支持你探索人生。但是也请你记住,爸爸妈妈不是因为你的优秀而爱你,你只是你,就已经很好了。


有时候,孩子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就藏在我们以为“没什么”的日常里。

比如糖球——他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后在小区的公园里玩得不亦乐乎。

上到初高中、下到幼儿园的孩子,他都能玩一块儿去。曾经有一次晚上我问他今天跟谁玩了,他说:“跟一个小小孩,还有他爸爸一起踢球。”我一听就乐了,真是可以,连小小孩的爸爸都能成他的玩伴。

现在他上了初中,每天写完学校作业后,我就不再留课外作业了。那段时间是他自己的,他可以看会书,玩会桌游,干点自己喜欢的事。

我总觉得,教育是一场长跑,不能一路加速。我们要做的,不是逼孩子跑得快,而是帮他找到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意义感。

03

休学娃的父母还有救吗

读到这篇文章的家长里,有一些人可能孩子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抑郁、厌学症状,甚至娃已经休学了。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一切,我想单独和你们说几句心里话。

首先,请你千万不要过度责怪自己。

孩子出现抑郁并休学,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许家长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不足,但更有可能的是,这些心理问题实际上是这个时代所带来的一种普遍现象,并非仅仅是因为家长没做好几件事。

更重要的是,家长一味自责并不能带来改变,反而容易把整个家庭拉进一片阴霾。

其次,虽然这很难,请你们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望。

我知道一些家长不可避免地想到: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不这样?”“为什么我家孩子这么脆弱?”“孩子的未来全完了……”

请停止责备,也停止灾难化的想象

现在,很多医院都开了“拒学门诊”。这并不是少数人的问题,而是越来越多的家庭面对的现实,我们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疗愈。


不要使用暴力强迫孩子去上学,这样会更增加孩子的压力,结果会适得其反。其实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也是有困惑的,咱做家长的首先得克服焦虑,百分百的接纳孩子,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跟他在一起的,我们一起渡过难关。

给大家讲个我觉得很有参考价值的真实故事:

我有个90后的侄女,原本学习成绩很好,但高三时因为压力太大,每天头疼到无法集中注意力,最终只能休学一段时间。

不过,幸运的是,她的班主任和父母的应对方式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班主任果断地对她说:你先别学习了,先调整好自己。

爸爸妈妈也全力配合。她爸爸专门请了假,天天带她出去散步、遛狗、去当地的一个空旷的寺庙发呆,听院里的和尚敲钟。


大概不到一个月,小侄女就逐渐走出了低谷,最终按时参加了高考,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职场人了。

孩子的人生很长,他们并不会被一两次崩溃和“gap”打垮。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坚定地相信孩子、托住孩子。

最后,非常建议大家必要时求助心理咨询等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往往能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的方法和建议。

不过也提醒大家,请小心核实心理咨询师的资质,避免遇到打着咨询的幌子,实则想要利用父母焦虑心态“割韭菜”的“伪咨询师”。根据家长们的反馈,在某书、某鱼等平台,这样的骗局越来越多,家长们千万提高警惕。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时代,孩子有时候跟不上,其实我们做家长的,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这代父母,没有模板,也没有“标准答案”,只能一边爱着孩子,一边摸索着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厌学、休学这种事听起来很沉重,但是并不代表孩子就此失去了未来。

人生从来不是直线发展的,那些暂停、绕路、重来的时刻,也可能是孩子自我修复、自我成长的开始。

作为父母,陪在孩子的身边,就是最深的爱与最大的尽责。

你可能还喜欢读

原创不易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多多点赞、在看、转发支持


那些暂停、绕路、重来的时刻

或许也是孩子自我成长的开始

我们只需要坚定地陪在孩子身边

姐妹们有商品、育儿等方面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大管家贴心又靠谱,包解决,包满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