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到啥时候都不过时。儒家经典《论语》里也讲“非礼勿言”,意思是不符合礼的话不要说。人活一辈子,嘴巴虽是用来交流的,但有些话能说,有些话真得咽进肚子里。
特别是上了年纪,更得明白“讷于言而敏于行”的道理,话一多,麻烦就跟着来了。人老了,腿脚慢了,这脑子可得转得快些,尤其是遇到那些该藏着掖着的事儿,守住嘴,就是给自己留条退路。
一、说出去的话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都是麻烦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话听着耳熟吧?人老了,心里藏不住事儿,跟街坊邻居唠嗑时,一不留神就把家里那点陈芝麻烂谷子全抖搂出去了。可您想过没有,今天跟王婶说儿子儿媳不孝顺,明天这话指不定传成啥样。老祖宗早就告诫我们“隔墙有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本来是句抱怨,传到别人嘴里添油加醋,最后可能变成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就像村里张大爷,喝醉了酒跟人吐槽女儿女婿不给生活费,结果这话传回女儿耳朵里,直接闹到要断绝关系。所以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自己家的事儿,关起门来说两句得了,往外说,那就是给自己挖坑。
二、守住秘密,就是给自己留体面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话糙理不糙。人老了,难免知道些别人的隐私,可能是年轻时同事的糗事,也可能是邻居家的家事。这时候可得记着,别人把秘密告诉你,是信任你,你要是管不住嘴说出去,不仅伤了交情,还丢了自己的脸。
咱小区李奶奶就吃过这亏,老邻居托她保守个秘密,她转头就跟别人说了,结果闹得两家老死不相往来。老话“宁施一斗金,不说一句春”,有些事儿,烂在肚子里才是最稳妥的。守住别人的秘密,就是给自己攒人品,往后走在路上,腰杆子才能挺得直。
三、学会沉默,是晚年最大的智慧
“智者寡言,愚者善辩”,人年纪越大,越得明白这个道理。有些事儿,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有些话,能咽下去,才是真本事。就像家里晚辈的决定,你觉得不合适,唠叨两句就行了,说多了招人烦。“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管得太宽,最后吃力不讨好。
还有那些陈年旧账,年轻时的恩怨,到老了就别再翻出来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记恨着别人,其实是折磨自己。闭上嘴,少掺和,多享受自己的日子,才是正事儿。
人老了,腿脚不灵便,这嘴可得“灵泛”点。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就烂在肚子里,这不是怂,是给自己留条退路。往后的日子还长,守住嘴,才能少些麻烦,多些清净。记住老祖宗的话,“言多必失”,管住嘴,才能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