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故土,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温馨贴切的域名,承载着千百年来,这块土地上演绎传颂的诸多动人故事。一条宽阔秀丽的洛河,由北而南,妖娆全境,世世代代养育着两岸儿女;一棵1300多年的古银杏树,每到深秋满身尽披“黄金甲”,护佑着一方亘古平安;一段2000多年前的秦直古道,逶迤于北部边陲的崇山峻岭间,尽显古今天地人间沧桑。这些厚重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没有名山大川的巍峨浩瀚,也没有古隘雄关的威武显赫,虽蕴含了古往今来一方水土生生不息清晰的历史脉络,却并非独具鲜明地方特征的标识标志。这里有一张最亮丽的名片——“美水泉”!


泉以水美、饮誉佳名,县以水美、古已有名。相传,1400多年前,隋帝杨广率大军北巡,一日,游狩于古雕阴境内,逐猎神林山间,时值盛夏,烈日炎炎,口渴难耐,遂啜饮石崖下“去地一丈、飞流激射”之山泉水,甚觉“厥味甘美”,顿感“志清神爽”,直呼:“美水、美水”!即赐名“美水泉”,并命为禁内贡水,以泉边“刺榆”枝叶为信物,随后唐皇宫沿用此贡水。天宝元年,更改县名为“甘泉”,至今已逾千载。因百姓常年患于送水之疾苦,便有了“驿骑雕阴六千里,忍教害马复劳人”等谴诉之词句。1974年,甘泉县在引水进城开发美水泉时,于泉眼边深坑内,掘得一枚刻有“孟其瑞”三个字的明代制式玉质印章,证实了体恤黎民疾苦的县官孟其瑞,冒死封锢泉眼之壮举史实,从玉印的制式年代又可以推断出,“美水”在隋唐之后虽非皇宫专用,但在宋、元、明时期,仍为地方总督、巡抚或王公贵族的生活专用水,长达近千年的送水苦役,直至明中叶孟其瑞知县时方终止。此后几百年里,甘泉大地幸得一时休养生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应所带班级学生诉求,领孩子们赴美水泉踏青一游,那时,过洛河便是一道难题,距美水泉沟口上下游没有一座通坦桥梁,只有一座扎着几对木筏、上担两三根长椽相连的小木桥可渡,一些胆小的女生只能爬着过桥,几个晕水者最终未能过河。虽是首次谋面美水泉,却未留下太好的印象,六七个相连的灰砖驳客窑下,一个长方形的蓄水池,里面杂草丛生,水藻弥漫,听不见美水汩汨的流淌声,看不到清澈见底的美水泉,完全不具史书记载的模样,很是让人纳闷费解。返回的路途同样艰险惊心,过河的那一幕令我至今心有余悸。此后经年,再也没有去美水泉的想法,每有相知故友提及,亦是顾而言他、羞于启齿!有着陕西四大名泉美誉的美水泉,竟许久寂寂无声于城郊荒野的沟壑中,仿佛徒有其名,令人不胜唏嘘!


跨入新纪元,扬帆新航程,沐浴重重改革雄风的秀美甘泉,如同神州大地一样,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在洛河的浇灌滋润下,十余万亩川台地上菜畜果产业逐年兴旺,脱贫攻坚如期完胜,公路、铁路、通讯、网络飞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翻天巨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文脉绵长深厚的美水泉也迎来了拨云见日的美好时光。2016年,乡贤纪斗贵成功开发了富含33种矿物质的“甘美”系列饮用水,使得昔日皇宫饮品,变成今朝百姓口福,深受市场青睐和群众称赞。本着长远发展、永续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在详细考察、精心谋划论证之后,2019年初春,纪斗贵决定举个人之力,兴建“美水泉遗址公园”,经过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三载有余,集古典与现代、恢宏和精致于一体的“美水泉遗址公园”,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耀眼于人们的视野。


高大气派的花岗岩山门。正中镌刻着名家书写的“美水泉”三个儒雅大字,两侧是颂扬美水的勒石楹联,背面两侧是藏有“纪斗贵”姓名、褒赞其功德的嵌字长联。沿毛石片铺砌的行道,步行至第二个大型木牌楼前,即进入公园的核心景区。来到一棵冠如巨蓬、郁郁葱葱、几近千年的刺榆树前,两通不同时代的石碑,记载诉说着美水泉悠久的历史,树一侧当年的杂草池已被华丽的非遗展馆取代,檐牙高挑、雕梁画栋,由展馆左侧内置台阶而下,进入灯火通明的美水泉地宫,即隐约可闻“汩汨……”清脆欢快的流淌声,“美水池”三个秀逸朱红大字镶嵌正中,一池墨绿美水,在灯光照耀下泛起粼粼波光,清明澄澈与甘甜爽口之感油然而生,倾听着美水淙淙的天籁之音,仔细观赏身后隋炀帝纳薄姬、追猎五色神鸟、发现美水泉的巨型浮雕,使人以直观生动的全景图像了解美水泉的传奇故事,还原了历史应有的风貌,出了地宫,暗自思忖,这才是与一方名泉身份匹配相彰应有的典雅模样。展馆面前步道一侧,立有十余块历代曾在甘泉为知县、或对甘泉做出贡献、或赞誉过美水泉的碑刻,字迹工整、内容简练,佐证着美水源远流长、甘泉风物宜人的真实景象。此刻,对面山坡的满坬粉红桃花已经谢落,半坡间伫立的“听泉亭”,在碧绿的桃林拥簇映衬下,更显华丽壮观,立于听泉亭上,俯瞰美水泉遗址公园,从沟口的垂钓池、品茗轩到沟掌的休闲娱乐主题园,全景尽收眼底。最为亮眼的要数中间景区,刚刚浮出水面、碗口大小的一池碧绿荷叶,以及相连的演艺广场北边、靠近泉眼一侧的“为民担当印”石雕。站在工艺考究、雕刻隽秀的莲池拱桥上,桥下的半亩方塘里,“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美水孕育的一池莲花,仿佛让人瞬间幻化于水国江南,扶拦凭眺,错落有致的布局,亭台楼榭的点缀,公园景区给人以古典优雅的美感。拾级而下,便步入“莲廊”,因“莲”与“廉”谐音,故又称“廉廊”,取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气节,立碑勒字,讲述这块土地上先贤们的廉洁故事,使这里成为美水之乡的一处廉洁文化弘扬之地。走出莲廊北端,来到篆刻放大后的“为民担当印”前,在感受到正气与温馨的同时,又不由令人肃然起敬,遥想当年亲民爱民的孟其瑞,抱着舍家弃子、丢官送命的决绝之心,投印锢泉,救民于水火之中,该是有何等的胸襟气魄,怎能不令人钦佩敬仰?!历史的烟云虽早已散尽,与许多耳熟能详、鼓舞人心,激励斗志、凝结民族精神、传承正能量的人物和故事一样,“为民担当印”的故事体现的精气神,如同千百年来昼夜不息的美水泉,流淌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流进老百姓的心田里,成为歌成为诗成为史,流芳千古!


至此,美水泉的前世今生,跃然于纸,了然于胸,可谓“造化毓秀深山中,缘结帝王进皇宫;曲直离奇千余载,欣逢盛世逐俏容。”现如今,成功创建“三A”的美水泉景区,道路宽阔畅通,上下五座跨洛河大桥和两座过水桥,直接或绕行均可抵达,四季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成为了甘泉人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成为了普惠众生造福一方的“幸福泉”!

此时此刻,置身于山亭水榭、绿树掩映,花开接续、泉诵莲韵、蝶舞鸟鸣的美水泉公园,在这一派春意盎然、生机蓬勃、万物竞发的美好时节里,你一定会感受到美水泉的春天真的到来了。

文章配图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学顾问 :魏新怀 刘虎林 高延平 刘玉东 张湛武

主 编 :刘 亮

副 主 编 :白海平 吴生斌

执行主编 :李绥宁

解说编辑 :陈 军

播 读 :陈 军

图文编辑 :高婷婷


监制|刘亮

审核|张生燕

责编|白腾 刘强

编辑|崔春娥 高婷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