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汪兆骞先生作品分享会

他与他笔下的近现代文学大师,

有着很深的渊源;

他孵化过的当代文学名作,

你一定耳熟能详;

他做过嫁衣的文学大家,

占据中国当代文坛半壁江山;

他就是人称“汪爷”“汪编席”的汪兆骞。


时间:5月18日(周日)14:00-16:00

地点:宁波鄞州书城三楼·悦读沙龙(鄞州区贸城中路629号)

【讲座内容简介】

对汪兆骞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祖父汪华堂(1898—1986),河北昌黎县汪上村人。他是一名无私的爱国商人。1922年至1937年,开办开原福增达钱粮业代理店大林站宝星长粮栈、昌黎德昌原粮业油房,跟张作霖做生意。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昌黎开办粮仓、中药材、储运货栈,出资在汪上村办女子小学,与爱国人士杨扶青成立昌黎县教育奖学金董事会,把一部分土地赠给昌黎汇文中学。当时他筹集到奖学金达一亿余元法币(折合玉米650吨),战争胜利后,物价飞涨,为保证奖学金不受物价的影响,汪华堂用这笔款购买600吨大豆保值,但在蒋介石发动的内战中,这批大豆毁于战火。

解放后,汪兆骞举家搬到北京遂安伯胡同西,杨扶青住在胡同东。杨扶青曾资助李大钊500大洋到苏联开会,李大钊牺牲后又帮助李大钊的家属。杨扶青后来担任共和国水产部副部长。

李长之等不少优秀学生都受惠于该奖学金。现在校史志中,可以查到1947年3月,汪华堂奖学金基金董事会赠予河北工学院学生奖学金80万元。基金会陷于绝境,汪华堂卖掉在天津市内的迪化2号、12号房60余间捐赠给基金会,但国民党天津市政府占用后把此房转卖,奖学金被迫中断。1949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将这批房产发还给汪华堂。汪华堂卖掉后用2亿多元(旧币)在原籍建立了一所小学校,剩余的7000多万元和天津市两处房产全部捐给河北省教育厅。新中国成立后,汪兆骞祖父曾任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

生于194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当代》原副主编兼《文学故事报》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七卷本《民国清流:那些远去的大师们》(获《作家文摘》2015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民国清流3:大师们的中兴时代》、《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还有《启幕:中国当代文学与文人》、《我们的8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文人》(获《作家文摘》2020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别来沧海事:我的租界往事》、《李叔同传: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红豆遗梦:柳如是小传》、《梁启超在饮冰室》、《往事流光》、《春明门内客》、《香盈碧莲花》、《诗说燕京》、《记忆飘逝》、《紫塞烟云》、《张骞》等二十余种。

汪兆骞先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是出版界的前辈。汪先生的交往圈子,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辐射整个中国当代文坛。经汪先生孵化的名作,大多是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品;汪老做过嫁衣的作家尤其是文学大家,几乎占据中国当代文坛的半壁江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由汪先生来写中国文坛人物,剖析人物的性格与人格,自然游刃有余、特色鲜明。退休之后,汪兆骞先生厚积薄发,经过十多年准备,撰写了中国近现代文人的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虽是耄耋之年,笔耕不辍,新作不断,佳作频出。汪兆骞先生的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展现了他在寻求更多的写作可能性。他一直在不断地突破自我,拓展他关注的文化、历史领域,这也是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汪·兆·骞·作·品·分·享

《民国清流》七卷本

关于民国文化大师的长篇集体传记和史诗力作。继承了传统“士”担当精神的一代民国清流,“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自尊、学术自尊,在风云动荡的时局中扮演着先锋角色。他们学问超绝而又狷介不羁;相互间道义学问相砥砺,却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不断被分化,一时间龙吟虎啸,各领风骚,折射了一个大时代的风起云涌、雪雨阴晴。本书依照编年剪裁历史,以史家手眼钩沉实录,以文学笔墨传神写照,系统地讲述文化大师在思想、学术、政见、工作和生活各个层面,互相交流、碰撞、交锋过程中的友谊与因缘,生动地再现了他们在近代中国重大转折时期的生活图景,刻画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忠实讲述了他们的伟大与卑微、崇高与缺陷,描绘了一轴辉煌的文化巨星画卷。


《梁启超在饮冰室》

“知名当世,所至有声”,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横空出世,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了三十余年,对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书力图呈现梁启超自海外归国,住进天津自建寓所饮冰室,直至辞世近十五年的生命状态。“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饮冰室是梁启超生命的最后驿站,其用世之志一刻未忘。作者从文献、手稿、信札等原始资料中钩稽,以年代编织的手法,细心描摩了梁启超的政治活动、学术思想和生活日常,生动立体地呈现了学者、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的真实面貌和生命历程。

纸上起风雷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以新闻史的视角,按照时间线索打捞和挖掘了近现代史上的诸多细节和历史真相,详细梳理了1900—1949年的中国新闻人、报刊和重要新闻事件,涉及王韬、梁启超、鲁迅、胡适、徐志摩、邵飘萍、林白水、张季鸾、邹韬奋、王芸生、瞿秋白等近现代重要的历史人物,以及《新民丛报》《大公报》《新青年》《新月》《语丝》《民立报》《现代评论》《申报》等知名报刊,还原了现代中国新闻史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文人的时代气质。


《鲁迅正传:非凡与平凡》(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本书聚焦鲁迅从绍兴少年到文学巨匠的生命轨迹,从鲁迅所处时代、环境,以及其亲人、朋友入手,客观公正地叙述其人其事,力求不神化鲁迅,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鲁迅。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主线是鲁迅生活成长、性格思想形成、作品创作经历,副线是被鲁迅和历史遮蔽的朱安夫人的人生经历,两线交织,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再现鲁迅的人生与思想。


文案:姚冬霞

初审:罗明钢

复审:郭伟

终审:李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