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诗《酌酒与裴迪》饱含真挚友情 道出人生哲理 说尽世态炎凉

王维(701—761 ),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进士擢第,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酌酒与裴迪》作于王维隐居辋川时期,是为劝慰友人裴迪而创作的拗体七律。看似平淡却饱含深情的诗句,就像一个贴心的好友,满满的互相理解、珍视之情。



酌酒与裴迪

(唐代)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这首诗讲了王维和裴迪一块儿喝酒帮他解开心结的故事,用愤慨之语对友人进行劝解,似道尽世间不平之意,表现了王维欲用世而未能的愤激之情。



首联“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诗人站在裴迪的角度考虑问题,明白人心难测就是人性的体现。来,我这位老朋友,我给你倒一杯酒,让你自己安慰自己。人心就像波浪一样变幻无常,不只是你遇到这种情况,我王维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这样的人真是太多了。既有深深的关爱,又有理性的剖析,所以他说的话能深入人心,让人信服。



颔联“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诗人提醒裴迪:好朋友在面对巨大利益时,可能会互相嫉妒,互相防备。就算你有一个交往一生的朋友,即使两人都已白发苍苍,你也不能完全信任他。因为他为了利益,可能会做出让你不爽的事情。如果你的好友混得风生水起,升了官,你以为他会帮你一把,提拔你一下,结果可能只会遭来他的嘲笑。诗人铺叙相知成仇、先达不用、反目成仇、人心无常的现实,为好友倾心而谈,说尽了世态炎凉。



颈联“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诗人在聊了那么多坦诚相见的话题后,即景即情,从户内至室外,结合大自然的现实,给朋友提出中肯的建议。大自然对所有生物都是无私的。田野里的绿草,谢谢细雨的滋润;花枝想开,是因为春风的推动。诗人借以描绘照眼花枝,从“全经”到“欲动”,从象外到象内,在大千世界、无所不容之下,于义愤之外,恍然顿悟。由世态炎凉,人情翻覆展示天地无私,万物亲仁,豁然呈现一新境界。



尾联“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诗人与朋友都适应当时的客观环境,更无力改变小人得志的现状。淡然认为世事就像飘来飘去的云一样,不值得太在意,还不如躲起来睡觉,多吃点,照顾好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不问世事,隐居高卧,保养身心。写出一种禅意而来、超凡脱俗的境界。



全诗风格清健,托比深婉,不仅表现了王维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还反映了他在复杂世事中的愤激之情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