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的命很苦,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尽管人生之路走得艰难,但她始终坚信心中的信仰。1998年,病重的曾志在生日当天,与三个孩子相聚在一起。对于她的三儿子春华,曾志除了心疼外,更多的是佩服。话说,能够得到妈妈的肯定,足以说明,曾春华是多么地不平凡。



曾志的第一任丈夫是夏明震,就是那个“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的夏明翰烈士的弟弟。夏明震牺牲后,曾志遇上了蔡协民。蔡协民很早就参加了革命,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农民运动领袖。

曾志和蔡协民结婚前,曾有一个小插曲。蔡协民在老家有妻子,儿女,只是当时苏区流传着一份报纸,上面写着蔡协民全家都被政府处决了。就这样,两个都没了家室,同病相怜的年轻人走在了一起。

但是,两三年后,曾志从蔡家老家的人口中得知,原来当时的那份国民党报纸上的消息是不属实的。虽然蔡协民的家人多次遭遇政府的追杀,但在一些地下党和亲属邻居的帮助下,得以幸免。

婚后不久,曾志生下了夏明震的遗腹子。因为当时的形势太过紧张,曾志无奈只能把儿子送人。过了一段时间,曾志生下了与蔡协民的第一个孩子。因为夫妻俩的政治处境很艰难,加上斗争环境恶劣。为了给党提供经费,曾志忍痛把孩子卖了100大洋,然后把这笔资金全部交给了组织。

不幸的是,孩子没多久就夭折了。曾志和蔡协民生的第二个孩子,也就是春华(整体排行老三)。出生后13天也送人了。一连串的打击下,曾志非但没被打倒,反而越战越勇。她辗转各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一个又一个的任务。



之后的某一天,曾志经同志介绍,认识了何老太太,并以她家作为一个联络点。何老太太的儿子何奋是共产党,原来是一名教员,参加革命后在一次抗日救国大游行中被抓捕。

没了独子挣钱,何老太太只靠着党每月救济的三五元度日。她吃的很差,但每次去监狱探亲的时候,总会给儿子带点炖肉或者是烧鱼。这份伟大的母子情,使曾志不由得想起了送到此地的三儿。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曾志的描述后,何老太太说,孩子和他奶妈就住在这附近,每日都会路过何家门前。三天后,曾志见到了孩子。当时,曾志的心一下子就碎了。孩子才半岁,看上去就像三个月的婴儿,瘦的皮包骨头,简直是个小猴子一样。最令她揪心的是,孩子穿的破破烂烂,头顶的那个小帽子还是她送孩子走时戴的。

曾志多想认下孩子,把孩子带走。但她考虑到革命工作,只能狠下心来,目送孩子一步步消失在视野中。

全国解放后,曾志委托当时福建省副省长方毅,请他帮忙寻找三儿子。经过多番查找,最后在1950年时孩子被找到。方毅派人把春华送到曾志那里。再次见到儿子时,曾志更是心疼不已。



小时候,那家的奶妈只给自家孩子喝奶,曾志的娃只能吃点稀饭馒头,长期营养不良,搞得孩子就是个小鸡仔一样。如今,孩子已经17岁了,但个头却矮得多,一问才知道,孩子这些年遭了太多罪,能活下来也算个奇迹。

孩子4岁时,得了一种皮肤病,导致全身流脓发臭。奶妈见他就心烦,受尽了歧视。因为奶妈是基督教徒,孩子在15岁的时候,被送到了一家教会医院免费做了手术,去掉两根肋骨,切除一个肾脏。一个原本可以健康长大的孩子,成了终身残疾。

当孩子被接到曾志面前后,怎么能不恨这个“抛弃”他的母亲呢?曾志只好耐心地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与她讲述了一路走来的艰难。春华是个明事理的人,他从开始抵抗母亲,慢慢地越来越亲近母亲。

找到母亲后,春华的生活步入了正轨。他开始上小学,因为受苦受难了很长时间,他十分要强,也相当刻苦,使得他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迅速跳级读书。后来,春华考取了西安化工工业技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军工厂,从事黄色炸药研制工作。



春华很上进,自从了解了父母的经历,以及父母的苦衷后,他就再没有过抱怨。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后来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工程师。等他到了结婚的年龄后,经人介绍,从农村给他挑了一个能吃苦,很能干的媳妇。婚后,夫妻俩和和睦睦,生活得特别好。

因为母亲和自己都忙着工作,无法长时间相处。1995年,曾志得了重病,春华接到消息后,立即赶去了医院。他手把手的照顾母亲,据春华所说,那是他们母子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也是春华最为幸福的一段时间。

1998年,曾志生日那天,三个孩子都来为她庆生。曾志特别激动,说了很多话,大致的意思,就是道歉,希望孩子们原谅自己。那时,她对春华说:“孩子,我给你办了残疾证,可你一直不用,说明你有志气,我很佩服你。不愧是我的儿子,是英雄的后代!”

听妈妈这么说,春华不觉得流出了眼泪。母子俩相拥而泣,场面十分感人。1998年6月21日,曾志去世,此后,春华对母亲完全没有了怨言,有的是无尽的怀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