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超过10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教宗不仅掌管梵蒂冈这一主权国家,还承担着宗教与世俗事务的双重职责。然而,这一备受瞩目的职位背后却隐藏着一个特殊现象——教宗并不领取传统意义上的工资。从方济各到新上任的利奥十四世,梵蒂冈始终以“全包式”供给模式满足教宗的一切需求,而这一传统背后折射出复杂的宗教理念与经济现实。
自2013年起执掌教廷的方济各以简朴作风闻名,他主动放弃每月约2500欧元的象征性薪资,延续了亚西西圣方济各的精神遗产。尽管梵蒂冈为教宗提供从住所、安保到医疗的全方位保障,但方济各选择放弃奢华的宗座宫,长期居住在圣玛尔大之家,这一决定与其对贫困群体的关注形成鲜明呼应。尽管没有个人收入,教宗实际可调动的资源依然庞大——方济各任职期间,其名下可支配资产估值约达1200万英镑,主要用于慈善捐赠,例如他曾向罗马监狱捐赠20万欧元。
新任教宗利奥十四世延续了前任的改革路线,其政策立场引发广泛关注。这位美裔宗教领袖多次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并支持社会进步议题。在生活方式上,他或将延续梵蒂冈的传统供给模式:使用专用车队、入住官方居所、获得慈善基金支配权。值得注意的是,教宗即便退休仍需履行职责,如本笃十六世在2022年去世前仍居于梵蒂冈。
梵蒂冈的财政体系依赖多元渠道支撑。每年通过“彼得献金”从全球信徒处募集约2000万英镑,美国、德国和意大利是主要贡献国;梵蒂冈博物馆每年接待600万游客,门票收入占总收入四成;此外还有房地产投资与金融收益。然而这座“宗教王国”近年面临严峻挑战——2023年运营赤字高达7000万英镑,员工养老金体系岌岌可危。为此,方济各自2021年起推行薪资改革:枢机主教月薪削减10%至3600-4950欧元,罗马普通神父月薪仅1200欧元,同时取消高阶神职人员住房补贴。
教廷内部的清贫传统与财政压力形成微妙平衡。修士修女通常仅担任行政职务时领取薪资,而教宗虽不直接掌控巨额财富,却需对梵蒂冈的金融可持续性负责。利奥十四世上任之际,如何在维系宗教使命与应对经济危机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其任期的重要考验。
从方济各的简朴作风到利奥十四世的改革承诺,梵蒂冈的薪资制度始终超越物质层面。这座“最小国度”的运转模式,既维系着千年宗教传统,也在现代经济浪潮中寻找立足之地。教宗的“无形薪资”,终究指向精神领袖与世俗社会的独特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