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乡间有句古语,叫““灵,灵不过灵山;巧,巧不过鲁班”,能给后世子孙留下如此丰硕科技成果的,鲁班是第一人,他能留下无数深入人心、誉满天下的美好传说。
大量的鲁班传说,如鲁班受啄木鸟啄木的启发,造出了世上第一把凿子;看见小孩头顶荷叶传说中还有不少“鲁班爱徒”的。说的是他常常亲自下厨给徒亲做饭,最拿手的是“青菜配黄豆”,后来人称“师傅菜”。遮阳,造出了雨伞和凉亭。
鲁班是职业教育的鼻祖,他待徒弟知冷知热,家长都愿把孩子托付给他。不过,他的规章制度很严,只要开春上了山,一干就是徒弟们想家想得厉害,情绪波动很大,鲁班一不训斥,二不惩罚,想了个人性化的教育方法:课余时间让徒弟们满山遍野各自寻找长得跟自己老娘形象差不多的婆婆石,像照片一样,摆放在各自的床头上一年。
时间一长,徒弟们就觉得老娘在自己的身旁,就都安下心来了。学徒期满临下山的时候,问题来了,谁也舍不得把“老娘”留在山上,于是都背到山下,安放在门前村头,拜称婆婆石为“干娘”。多个母亲多份爱,保佑全家平安吉祥,保佑代代子孙天天向上。整个华夏民族,“认干娘”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