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亚人,南亚佛教世界里的“无根人”。缅甸不认他们是国民,孟加拉不接他们回家,连东盟都拿他们没辙。四十年,四次大逃亡,百万难民挤爆南亚边境。
缅甸说“他们是恐怖分子”,孟加拉喊“快带走”,西方嘴上谴责,手上没动作。局面卡死了,谁能解?中国来了。
2017年,中方抛出三步走方案——先停火,再对话,最后发展。缅甸点头,孟加拉应声,东盟松口。各方心知肚明,这张牌,只有中国能打得动。
2017年8月,缅甸开打,38万人涌入孟加拉
2017年8月25日午夜,缅甸若开邦北部。三十多个警察哨所和一处军营,遭“若开罗兴亚救世军”突然袭击。
缅军随即反扑。
联合国估算,这次冲突造成至少1000人死亡,7000座房屋被烧毁,38万罗兴亚人越界逃入孟加拉。
这不是罗兴亚人的第一次大逃亡。1977年、1991年、2012年,他们逃过三次。但这次规模最大。
孟加拉国边境,短短几周搭起数百个帐篷营地。60%是孩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警告,20万难民儿童急需援助和心理救治。
局势失控。9月11日,联合国人权专员扎伊德在日内瓦开腔,称缅甸这次清剿是“教科书式种族清洗”。
9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专会,对缅甸“过度使用武力”表示关切。缅甸军方沉默,昂山素季顶着诺贝尔和平奖的名头,公开讲话试图平息国际怒火,却两头不讨好。
孟加拉国更是吃不消。边境城市科克斯巴扎尔,被难民挤爆。孟方高喊,难民必须回缅甸。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带头指责缅甸“种族灭绝”,甚至在美国面前要求制裁缅甸。
印尼态度温和些,却也公开表示失望。印尼总统佐科亲派外长跑缅甸斡旋,还空运34吨救援物资送到孟加拉难民营。
缅甸四面受压。西方制裁在即,东盟意见不合,国内民族仇恨爆表。昂山素季的“民主女神”光环彻底破碎。缅甸政府,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僵局。
中国这时站了出来。外交部长王毅在2017年11月明确提出“三阶段解决方案”:先停火,后对话,最后发展。
没有指责,没有施压。缅甸点头了,孟加拉答应了。
这成了当时唯一被两方同时接受的出路。
孟缅互不相让,东盟左右为难,谁敢接这个烫山芋?
罗兴亚人不只是缅甸的难民,也是南亚、东盟的麻烦。
孟加拉国,自1977年起就背着罗兴亚人的包袱。20万、25万、10万,三次遣返,三次失败。2017年38万人潮涌,孟加拉政府第一时间宣布:“接收是暂时的,最终必须遣返。”但缅甸一句“他们不是公民”,让这个“遣返”无从谈起。
东盟呢?表面奉行不干涉内政,实际立场分裂。马来西亚、印尼、文莱,背后是强大穆斯林民意。2016年,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直接上街,声援罗兴亚人。2017年,又亲自赴美要求特朗普施压缅甸。马来西亚外长甚至扬言要把缅甸踢出东盟。
印尼表面克制,背地里动作不断。外交部、宗教界、救援组织多线操作,既稳住东盟关系,又不丢穆斯林面子。
缅甸政府压力山大。国内佛教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军方趁机巩固治安话语权。昂山素季左右为难:认罗兴亚人为公民,得罪国内大多数佛教徒;继续排斥,国际形象跌到谷底。
西方看似声势浩大,实际雷声大雨点小。安理会闭门会议后再无实质动作。欧盟、美国,喊了几嗓子“人权”,却没谁真出手解局。
这个局,没有赢家。谁碰谁烫手。缅甸想摆脱国际孤立,孟加拉想甩锅难民,东盟想保团结。这时候,中国提出的“三阶段”方案,成了唯一可谈的台阶。
中国出手,三步走,缅孟东盟全都点头
2017年11月,王毅访问缅甸,提出停火、对话、发展三阶段解决方案。当天,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会见王毅。两天后,昂山素季再次接待王毅。
11月23日,缅孟两国签署遣返谅解备忘录,承诺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一突破,正是中方斡旋下的结果。
中国为什么能成唯一能说话的?答案很现实。中国是缅甸第一大邻国,是若开邦皎漂港投资方,是中缅油气管道的掌控方。若开局势不稳,皎漂港、管道全受威胁。中方介入,是保利益,也是保稳定。
中国没站队,也没施压。中方坚持“不干涉内政、劝和促谈”,不指责缅甸,也不漠视难民。一手稳住缅甸政权,一手安抚孟加拉不满,还给东盟留了面子。
缅甸知道,中国是唯一不会趁火打劫的大国。孟加拉知道,中国能帮忙稳住缅甸。东盟知道,中国出面,不会撕裂团结。
局面没有完全解决,但从无解到可谈,是中国推进的最大成果。中国没有承诺“救赎”,但给出了“路径”。缅甸答应停火,孟加拉承认对话。各方都知道,这局只能靠中国慢慢解。
今天,局势依然复杂,但没人再忽视中国的角色。缅甸看重中国的安全担保,孟加拉依赖中国的斡旋能力,东盟需要中国的协调平台。
这就是答案。罗兴亚难民问题,不是哪个国家能一夜解决的死结。但在这一局上,谁都知道,只有中国,能让棋局继续走下去。
参考文献:
- 林敏.“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罗兴亚难民危机解决路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8,(24):139-141.
- 许利平.缅甸罗兴亚人道主义危机及其影响[J].当代世界,2017,(10):58-61.
- 王子昌.缅甸“罗兴亚人问题”的重构与解构[J].东南亚研究,2019,(02):52-6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