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末,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天险,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中央考虑到一支部队深入敌人腹地太过凶险,便致电华东要求分路出击吸引注意,从而减轻刘邓的压力。

华野前委研究过后,认为局部利益应服从全盘规划,遂放弃原先坚持内线作战的部署,转而进行分兵。

由陈士榘、唐亮率领3纵、8纵、10纵向鲁西挺进,由叶飞、陶勇率领1纵、4纵向往鲁南出击,陈毅、粟裕、谭震林直接指挥2纵、6纵、7纵、9纵及特纵留在沂水一带寻找歼敌时机。



这一安排于6月30日上报中央军委,同时电令各部7月1日开始执行。军委7月2日复电,认为“布置甚好”,并指出:

“必须在七天或十天内,以神速动作攻取泰安南北及其西方、西南方地区,打开与刘、邓会师之道路。”因时间在7月,很多人也习惯性将此变动成为华野7月分兵。

从中央的意图和华野的变动可以看出,分兵一大重要缘由就是策应刘邓,可没想到,后来事情发展完全超乎预料。

华野无论内线还是外线都遭遇失败,未能成功掩护刘邓不说,还使得山东一些国民党军被调到大别山、增加了刘邓的压力。

刘邓被这种情况搞得焦头烂额,愤怒地批评华野外线陈唐兵团,无奈之下,中央让华野重新会合、继续给粟裕指挥权,这才遏制住颓势。



一、分兵后的接连失利

原先集中在一起的华野实力强大,拿下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的胜利。

尤其是孟良崮,我军全歼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这让全体上下都有些膨胀,即便分成三路,还是以为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然而现实接连给华野痛击,分开的三部都遭遇了失利。叶飞、陶勇率领的两个纵队本身战斗力极强,可惜7月中旬久攻藤县不克,还差点被敌人给困住。

原先的攻坚战打成了突围战,经过10余天的艰苦战斗后才在济宁一带得到陈唐兵团的接近,转危为安。

从进攻转为突围的这10顿天里,1纵、4纵损失极其惨重,减员超过三成,为加快行军速度,重武器几乎全都遗失了。他们只能暂归陈唐兵团指挥,以休整为主。



内线陈粟率领的5个纵队也不好过,南麻一战想吃掉国民党精锐整11师,结果碰上连降大雨,炮弹严重受潮,特纵的火炮也拉不上去,打了几天都无法攻克胡琏的核心阵地,无奈只能赶在敌增援抵达前撤离。

本来陈粟这时打算在临朐西南一带休整,没想到李弥整8师突袭临朐,为提升士气,华野内线兵团向李弥部发起攻击。

可惜遇到了跟南麻一样的麻烦,连降大雨、炮弹受潮、火炮拉不上去、敌工事坚固等等,最终只能再次撤退。

两次失败让华野内部争论四起,谭震林写信批评粟裕、司令部有人建议撤换粟裕、粟裕本人有些恼火地致电中央将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

虽然毛主席用绝对的信任给予粟裕支持、暂时平息不和谐的声音,但内线兵团一时间士气低落,开小差的情况也日益增多。



兵分三路,两路失利,唯一的希望就在陈唐兵团身上了。自8月1日叶飞、陶勇赶来会和后,他们拥有5个纵队的实力,差不多是半个华野。但很快,其麾下的10纵也遭遇重大打击。

当时10纵为了策应刘邓向大别山挺进,奉命在梁山一带阻敌,从8月1日打到8月10日,终是扛不住邱清泉第5军、吴化文整84师的轮番攻击,梁山无奈失守。

邱清泉耍了个花招,让整84师继续去追10纵,第5军则做出朝郓城方向进攻的势态,让宋时轮误以为自己的敌人只有一个整84师。

宋时轮觉得没有敌精锐第5军,10纵要吃下剩下的整84师并不困难,于是就不再转移,让麾下就地修筑工事准备痛击整84师。

没找到第5军往郓城方向只是虚晃一枪,当察觉宋时轮停下后,立马率部调转方向杀来。在敌两部的夹击下,宋时轮只能仓促北渡黄河,导致4000多支前百姓和1500多指战员被丢下了。10纵元气大伤。



二、反增刘邓压力,陈士榘挨批评

本来华野7月分兵是想吸引国民党注意、减轻刘邓的压力,结果事与愿违。

自身伤亡数万不说,还让国民党觉得分散后的华野部队已难以对他们造成没实质性威胁,原先驻扎在鲁中、鲁西南的精锐部队纷纷调去大别山阻击刘邓,5个整编师抽走4个。

这样的反向结果让刘邓非常生气,致电陈唐兵团批评:“你们拿部队累了、炮弹不够、伤员没地方安置当理由,在这战略上特别紧张的时候,采用绕圈子来避战的做法,已经把王敬久、吴绍周放着让他们南下了,现在又要放邱清泉南下,这是完全错的”。

之所以刘邓把怒火对准陈唐兵团,是因为当时陈唐已划归刘邓指挥(建制还在华野下),在刘邓看来,陈唐已有5个纵队却没能完成牵制任务,着实不应该。



陈士榘也是有苦说不出啊,叶飞1纵、陶勇4纵、宋时轮10纵实力大损,他仅凭两个纵队确实发挥空间有限。不过陈士榘知道眼下并非叫苦的时候,他想了想决定攻打冉堌集。

冉堌集只有整57师防守,陈士榘调动3纵、8纵以及稍微恢复的1纵进攻,本以为3打1会很轻松,可我方人员、弹药都极为欠缺,敌又是固守工事,打了好几天也没能拿下,陈士榘无奈于8月30日下令撤退。

刘邓没救到,华野也成一团糟,中央致电陈粟时都有些急切了:你们率六纵、十纵、炮纵一部迅速南渡与陈唐、叶陶合,在九月、十月打开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平汉以东、运河以西之广大局面,大量歼敌,并在渤海、冀南建立补给中心,则侵入胶东之敌必难久持,否则两头失塌,刘邓亦难在南边立足。

主席是希望粟裕来接过指挥棒,重新拿下胜利振奋军心,这也是华野”西线兵团“成立的背景。



陈粟依令渡过黄河后,立即要求各纵队集合,陈老总先给大家做思想工作,安抚好大家的情绪。粟裕则决定要打赢一仗,来重拾大家的信心。

思前想后,他决定还是打整57师,一来这支敌军相对孤立,二来打他有雪耻之感,激励更甚。

9月5日,整57师毫不知情地继续追着华野,抵达新兴集以北地区时,收到徐州方面的消息,说华野3纵在朝他们扑来,要求其立即折返。

整57师师长段霖茂一听有些慌,为了赶时间,他决定冒险从沙土集走,抄近路回曹县。不过,他这个动向很快被粟裕捕捉到了。

粟裕得到最新情报时,华野高层还在开会、陈老总还在台上讲话,粟裕立马请示陈老总,然后会议结束、全员进入战斗状态,也是雷厉风行。



整57师随即在沙土集被华野包围,9月9日该部被全歼,师长段霖茂被俘。这是华野西线兵团转入战略进攻后的首个胜仗,扭转了外线出击初期的被动局面,并迫使国民党军从大别山区和山东其他战场抽调4个整编师来援。

刘邓面临的压力因此而减小了不少,毛主席也高兴地致电:沙土集歼灭五十七师全部之大胜利,对于整个南线战局之发展有极大意义。

此战也让粟裕在华野的指挥地位更加稳固,果然获取胜利才是提升士气最好的方式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