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卷。
内卷的一部分诱因是品牌竞争的加剧。尤其是白牌的快速崛起,凭借对销售渠道的有效利用,挤压了原本品牌的部分生存空间。这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中,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在产品、营销、研发上加注,品牌以各种方式自救,确立品牌的稀缺性,以及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的独一无二的价值和体验。
AI 的革命性进步也加深了这种关于效率和创新的焦虑, DeepSeek 爆火,AI 可以在短时间内产出成千上万条内容,为行业带来了一些长远的思考:现有的营销宣传方式,又或者是产品线是否适合五年、十年后的市场?
在美妆的另一面,外部的因素则左右着美妆未来的变局。医美、健身......消费者找到了更多替代品,对美妆护肤市场的需求在慢慢减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采访到了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监 Katia Lan,同时也是 BIG BANG 美妆科技共创计划[1](下称“BIG BANG 项目”)的负责人,希望带给各位新的思考。
品牌如何与技术和时代相处?面对技术创新如何立身,从思想和行动上调整自己?
未来,我们是否还需要美妆?或者用 Katia 的话来说,未来,美的表达方式是否会变化?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监 Katia Lan
以下为对话(经整理)
胖鲸:据了解,欧莱雅一直会做关于美妆行业未来趋势变化的研究和洞察,类似《美妆 2030》的企划,这背后是怎么进行预测的?为什么要进行时间跨度如此长的预测?
Katia:在欧莱雅的每个市场,我们都设有消费者洞察部门;集中关注在此时此刻此地的生意问题、消费者习惯是什么、在看哪些品类、用数字来量化辅助决策,回答一些近1-3年能看到的问题。
但是在欧莱雅的总部,我们设有另一个团队,专门去做更前沿的未来趋势洞察——把目光放到中长期的未来,10 年后,甚至 15、20 年后;关注跟美相关的一切会不会变化,比如大家对美的定义,美的品类, 未来拓展的机会在哪?
大概在 2019 年,在中国也成立了一个相同的部门来做未来趋势洞察。一方面因为中国是欧莱雅集团的第二大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在研发、技术和生态圈上与欧美有所差异。
与其说预测,不如叫“前瞻”。短期的未来是很好预测的,但长远来看,时间刻度拉长之后,影响未来的变动因素会增多,可能性也变多。
在内部,我们更愿意把这个称为“启发”,扩大视野,让大家看到更远的未来可能是怎样的,从而去做多手准备。BIG BANG 项目也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诞生的。
胖鲸:有哪些美妆趋势是欧莱雅已经预测到的,哪些是没有的?针对趋势,欧莱雅有没有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Katia:大部分其实都预测到了。因为主流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未来的生活肯定是更智能化, 个人化,以健康导向。当然还有一些不可逆的,比如社会的老龄化趋势,集团今年在 CES 上提及了“欧莱雅整合长寿科学™”,我们将聚焦于多管齐下直击生物老化根源,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延长皮肤细胞的健康寿命,致力于重新定义美。这便是根据我们之前的预测所开展的新方向。
当然在大趋势下每年会有一些变量,我们也会随之调整。在 BIG BANG 项目开始的时候,我们有三个赛道,分别是玩美新体验、引领新运营和遇见新产研。这三个赛道代表了欧莱雅从上游新材料新技术、中游供应链生产运营到下游零售数字化体验。但随着 AI 的突飞猛进以及可持续意识的提升,今年我们新增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人工智能”赛道,对几个赛道也更加看重 AI 驱动新科技,这些就是随当下趋势做出的应对。
以 BIG BANG 玩美新体验赛道来说一开始前几年我们会看更多 AR/VR 类的项目,那个时候虚实结合的技术非常火。后来因为内容电商兴起,需要大量的内容,可能一条内容要分发给成百上千个不同的消费者看,如何通过 AI 助力内容生产发挥降本增效优势,我们就开始关注内容个性化、智能化生的方向。最近有看很多数字人直播相关的项目,以及AI 辅助内容直播优化,或者帮助画设计、陈列图等
胖鲸:近些年 AI 大模型等技术的流行,一些美妆企业即便思想上做好了准备,但并不能够很好或者及时去落地,背后困境是什么?
Katia:因为欧莱雅是个很大的平台,有一些技术我们可以先储备起来,无论是前瞻市场,还是技术的发展等到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把它落地;但是对于其他的美妆企业,尤其是新锐品牌,在资源有限情况下没有足够储备空间,一定是务实的即插即用。
所以我觉得更多要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实际而详细的分析市场与自身需求。跟自己的服务商聊的过程中,关注那些技术能马上落地,进行商业转化的。
胖鲸:对于中小美妆品牌,在缺乏资金和人力的背景下,如果要进行技术创新的话,是否有建议?
Katia:越是早期的品牌越多依赖创始人,创始人的理念、想法,以及对于市场和消费者洞察的敏锐度是毋庸置疑的,新锐品牌一定是这样的。当企业有了规模之后,开始有部门了,创始人没有办法面面俱到,那核心团队的组建就很重要。
在资源不多的情况下,需要更多与供应商,上游 OEM、ODM 的工厂去探索新的配方和技术的开发应用与落地可能性,也跟一些大学、实验室进行深度合作。
新锐品牌的优势在于反馈的及时性,能够充分了解新品、新成分推出后,消费者最真实、一线的反馈快速反应。
胖鲸:欧莱雅最近逐渐将一些 out source 的服务商转变为 in house 的团队,原因是什么?
Katia:因为我们相信谁拥有消费者数据,谁能更精准详细地了解消费者,谁才能掌握未来。同时,我们要探索未来的趋势和机会点,肯定要最先知道消费者要什么。
所以“内化”是基于我们对消费者数据这块的资产保护,以及我们想拥有更多 AI 方向的知识产权。
但有时候光靠“内化”不一定能够很快达到我们的需求或者想要的结果,所以我们也会将 BIG BANG 项目的入围或者获奖的企业,引入到欧莱雅作为供应商或者共创伙伴。
胖鲸:通过 Big Bang 项目,欧莱雅接触到了非常多的初创企业,怎么去评估,哪些是对欧莱雅真正有价值的创新?
Katia:在评估初创企业及新技术之前,我们自己必须要先非常了解欧莱雅内部现在缺什么,未来的机会点在哪里?这些机会点哪些是没办法“内化”的,需要跟外部企业合作?
通常我们会先在内部进行分析,从市场、消费者到欧莱雅的优劣势,大家一起对齐今年在具体的每个赛道上,最缺乏、最重要、最紧急的需求是什么。根据每年的生意、需求、市场、消费者期待的变化情况进行重点的调整,每一年在每个赛道都至少看两到三个重点项目,按照这个重点去招募接洽可以合作的初创企业。
胖鲸:欧莱雅对创新的需求是什么样的,希望合作伙伴具备怎样的能力、服务?
Katia:我们希望报名 BIG BANG 初创企业,不仅要有技术上的创新,也要有生意上的创新,能够为欧莱雅或者美妆产业带来产业与生意与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复制到其他市场。
参与 BIG BANG 项目的很多都是跨行业的企业,对美妆行业的了解和经验并不多,所以企业的热忱在先,专业知识我们可以帮忙补足,这是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初创企业愿意为创新项目投入精力和时间。
另外,过程中在做事和沟通上大小公司之间需要尽力磨合,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一下,合作会更顺利成功。
胖鲸: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妆行业的价值链会发生怎样的转变?
Katia:十年之后的美是什么?以欧莱雅目前的品类来说,还不能够完全覆盖美的定义。
畅想一下,随着医疗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可能会达到 90-100 岁。那针对美的定义,就不单纯是皮肤上的抗老,还有身体和精神上的。
“美”跟身心健康的关联性也会越来越紧密。疫情之后,大家越来越强调健康意识,无论是健身也好,还是吃健康餐。目前来说,涂涂抹抹是美的主流,不代表未来;那未来是不是可以靠吃,医食同源,食疗也会受到重视。
我们一直在探讨关于美的前沿方法,包括娱乐的角度。从货架电商到内容电商,现在大家购物是先看内容,打动我了才下单。未来美妆行业的商业模式是否将不仅局限于产品销售,而是延展至提供即时的情感体验与美的感受?所以未来在脑机接口等生物技术方面,在美妆上的应用也有可能的机会。
美这个领域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会拓展地更广。为什么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探索、布局,因为一家企业不可能一百年都卖一样的东西,必须要与时俱进。尤其你能看到最近十年技术迭代的速度是超过过去百年的,看得越远,对未来也有更全面的准备。
长寿对我们来说是另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在亚洲社会,老龄化正在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未来生命不是只看长度,还要看宽度和深度,这也会带来更多不同的关于美的需求。
这些“前瞻”都在影响我们当下的品牌营销和决策,也跟后续的产品和技术迭代相关。但无论未来如何变化,欧莱雅集团始终坚持“探索创造美,让世界为之所动”的企业使命。
本期作者:Hanna Zhou
注释:
[1] BIG BANG 美妆科技共创计划:欧莱雅中国在2020年推出的,专注于美妆科技创新的开放式挑战赛,目的是联合初创企业共同开发解决方案,吸引了超过2200家初创企业参与,孵化超过60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