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法新社报道,在6月份于海牙举行关键峰会之前,北约秘书长提出一个在2032年前提升各成员国军费开支的雄心勃勃计划。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有如此要求。荷兰首相迪克·斯霍夫称,马克·吕特建议北约32个成员国在未来七年时间里将军费和安全开支提升到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至少5%。斯霍夫在记者会上说,马克·吕特“在北约峰会上想要让军费开支到2032年达到(占GDP)3.5%,其余相关开支达到1.5%,包括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
如果每个国家国防开支增加2%到5%左右,那么最终会给美国带来每年几百亿美元的军火收入。但欧洲只有一部分国家积极响应,而且进口美国的装备也没有达到五角大楼的“期待值”。对此有评论称:“欧盟看到中国坚持下去换取美国让步之后,恐怕他们也不会很容易屈服;关键的是中国和美国拉锯战是因为中方手里有筹码,欧盟还在被北约的绳索捆绑,他们可能撑不了很久”。
吕特(资料图)
有分析认为,吕特此举为讨美国总统欢心。在此之前,美国一直要求北约欧洲成员国达到这一开支水平,否则他们将退出北约。以吕特为首的北约领导层,为了挽留美国不要离开北约,一直都在按照“大统领”的意愿行事。为此,无论什么事情,只要美国与欧洲产生分歧,他们会立即站在美国一边,成为损害欧洲利益的“叛徒”。现如今,吕特提出上述的建议,实际上就是存心给欧洲国家挖坑,目的就是要求他们按照“大统领”的意愿,将军费提高到他要求的水平。
美国一直抱怨北约盟友军费开支太少,自己承担太多防务责任。作为军事同盟组织,北约一度将反恐作为主要的使命任务,在面对克里米亚危机时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美国等西方国家视之为奇耻大辱。北约内部一度分歧频出,矛盾丛生,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痛斥北约“脑死亡”。但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却给了北约一针强心剂,让北约再度复活。拜登政府时期,欧美关系迎来蜜月期,然而特朗普胜选后,结束俄乌冲突迅速提上美欧的议事日程,北约战略目标面临调整的新要求。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近日向外界公布新版防务计划,西班牙将在现有防务开支基础上增加投入104.71亿欧元(约合118.7亿美元),提前4年达到北约设定的军费开支占GDP2%的标准。评论称,西班牙提前达标,是欧洲安全焦虑加剧和防务自主进程催生的快节奏跟跑,其防务政策的重大调整及巨额防务支出已引发国内诸多不满。桑切斯在内阁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西班牙国防开支将从目前占GDP的1.4%增加到2%,达到北约盟国基准水平,该目标原计划实现年限为2029年。
在此背景下,据路透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说,法国正在与伙伴国磋商如何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斗争中派兵支援乌克兰,但他并未详细说明派兵可能包括哪些细节。报道援引马克龙的话说:“我们正在研究伙伴国的存在和战略足迹。我们英国、法国和乌克兰的参谋长们之间已经多次交流,他们与所有合作伙伴协调了这项工作,所有这一切正在变得更加清晰并取得进展。”他补充说:“关键是要在乌克兰驻军。”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主要大国对为期30天的乌克兰无条件停火提议表示支持。
普京(资料图)
要知道,法国、德国、英国、波兰四国,堪称当前欧洲军事力量最强的四个国家。这场围绕乌克兰停火与谈判的博弈,已演变为美欧俄多方角力的“战场”。
马克龙再次抛出“在乌克兰驻军”构想,引发轩然大波。其意图包括至少三个方面,第一是应对俄乌长期化,阻挡俄罗斯进一步西进;
第二是通过塑造俄罗斯这个欧洲国家的“共同敌人”,加强欧洲团结,并组建独立的欧洲防卫军,重塑“欧洲军事自主”,并巩固法国在欧洲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