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羊城晚报报道

5月13日下午2点

广东省普宁市某中学

组织高一年级

进行由教育局组织的

大课间活动展示

由于正值炎热午后

且有平板支撑等

和地面接触的动作

多名学生被烫伤

5月14日,该学校回应称上级已来核查,“学生都正常”。

对此,普宁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大概有九个学生因为和地面接触出现了手部起泡或磨破皮的现象,发现这一情况后已立刻联系普宁市华侨医院的医生进行评估,并将学生送去医院包扎。


夏季气温高

地面温度更高

因此导致的烫伤事件

也屡见报道

案例一

2024年7月,深圳一名1岁多的小朋友双足底Ⅱ度烫伤


经过了解,当天中午家里的大人忙着做家务,一岁多的豆豆顶着炎炎烈日,光着脚丫子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走路。5分钟不到,他的两只脚底板就起了大水泡。

案例二

2024年8月,江苏宜兴一名男子赤脚在滚烫的柏油路上走了几分钟,竟导致双足底严重烫伤,住进了宜兴市中医医院。



为什么会这样?!

大家要知道

气象温度≠地表温度

这是因为:

我们平常说的气温,是气象部门在离地1.5到2米、通风避光百叶箱内测得的温度,其可代表近地面大气温度。

地表温度与上述气温概念不同,指的是在无遮挡地表测量得到的温度值。

夏季午后高,受地表材质影响大,如水泥地表温度高于草地。

人体皮肤接触温度

超过44℃时

就可能造成烫伤

且接触时间越长

伤害越重

注意!

烈日下的户外有多"烫"?

01

游乐设施

户外滑梯、秋千、转椅等常见的游乐设施,在烈日暴晒下温度可能高达60℃~70℃。

02

金属制品

户外健身器材、栏杆、垃圾桶、婴儿推车的金属部分等,暴晒后温度也可达到50℃~60℃。

03

石桌石凳

户外石桌、石凳在夏季暴晒后,正午到下午时段温度可达40℃~70℃。


若遇到这类

烫伤紧急情况

该如何应对和处理才科学?

请牢记以下

“五字诀”


01

发生烧烫伤后,应立即用15~30℃的冷水持续冲洗受伤部位半小时以上

02

将受伤部位衣物脱下,防止可能造成的伤口感染。若衣物与烧烫伤后的皮肤黏连,不可硬脱,以免将皮肤撕下。

03

将受伤部位置于干净的冷水中浸泡,或用冷水浸透的毛巾湿敷局部。避免用冰块直接接触受伤部位,以免冻伤。

如果烧烫伤处的皮肤已破,禁止用冷水长时间浸泡,以防感染

04

选取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保护伤口。千万不要用酒精消毒创面,可在伤口处涂抹烧烫伤膏。

切忌涂抹蛋清、牙膏、酱油、香油等可能导致伤口感染的物质。

05

除轻微的烧烫伤可自行处理外,在进行上述步骤的同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自行前往医院治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