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保珠 通讯员 侯月强

5月14日,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成武县特殊教育中心校内操场洋溢着温暖与关爱。由县委社会工作部、县残联、县司法局指导,县志愿者协会、县助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关爱特殊成长・法律守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讲座在此举行,社会各界爱心力量齐聚,为培智学生送上“法律护盾”与“爱心礼包”。


专业社工牵头,构建“五社联动”关爱网络

活动伊始,县助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协同县志愿者协会,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链接司法、教育、企业等多方资源。县志愿者协会会长邵兆乾律师以丰富的实务经验,为培智学生量身定制法律课堂,通过情景故事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家庭保护”“社会求助”等抽象概念转化为“不跟陌生人走”“拨打12355热线”等具体生存技能,帮助学生建立法律认知。县助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徐海云表示,此次活动是“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社会资源”五社联动的典型实践,后续将建立特殊家庭“一人一档”,推动关爱服务常态化。

志愿力量多元参与,打造沉浸式守护课堂


在互动游戏环节,县志愿者协会的10余名志愿者化身“安全小卫士”,通过“情景模拟表演”“法律知识接力问答”等趣味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当志愿者扮演的“陌生人”试图诱骗学生时,孩子们熟练运用课堂所学,或拒绝跟随,或向“老师”求助,志愿者即时发放小奖品,强化正向行为。“我们希望通过游戏化学习,让法律保护意识真正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志愿者领队侯月强说。此外,志愿者们全程协助音响设备调试、秩序维护及物资发放,以细致服务保障活动流畅进行。

爱心单位暖心助力,传递社会关怀温度

向日葵幼儿园与枣曹渔村作为爱心单位代表,为学生们准备了牛奶、面包等爱心物资。发放现场,志愿者与爱心单位工作人员亲切叮嘱学生“注意饮食安全”,并鼓励他们“记住法律知识,保护好自己”。这份来自社会的温暖馈赠,不仅是物质关怀,更传递了“特殊孩子同样被珍视”的社会共识。县残联理事长陈正表示,残疾人事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持续参与,此次爱心单位的行动正是“全民助残”的生动写照。

活动尾声,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刘冰在总结中肯定了“法律课堂+情景实践+爱心传递”的创新模式,强调将推广“情景化普法”经验,完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据悉,县志愿者协会与助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已计划后续开展“法律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定期回访、结对帮扶等方式,将保护网络延伸至家庭与社区。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法律知识的传递,更是助残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同发力的缩影。从专业社工的资源整合到志愿者的一线服务,从爱心单位的物资支持到司法力量的保驾护航,多方携手为特殊未成年人编织了一张有温度、有力度的保护网。正如活动现场学生们灿烂的笑容所示,当社会各界以耐心与爱心架起桥梁,每个特殊孩子都能在法治阳光下绽放独特光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