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近日,上海一20岁女孩在买高铁票时候竟然意外发现自己是老赖,而且居然从8年前开始,自己身上就有高达百万的债务!



知道原因后的网友纷纷炸锅替这位20岁的女孩打抱不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让一位刚成年的女孩在8年前就背上了百万债务?

2024年夏天,还在上大学的小赵刚放暑假,于是和朋友约定好想要趁着暑假出去玩一玩,这便从网上看起了出去游玩的票,但当小赵准备买票付款时,却发现了一个震惊她的事情。



她居然被限制了消费!禁止乘坐高铁和飞机。小赵以为这是个乌龙事件,但是当她回去查明缘由的时候,真相竟让人无法接受。



也就是因为买高铁被拒的事,才让她发现自己竟然背负老赖身份已经长达8年。

当时的小赵才12岁,还是个未成年人,对家中的变故一无所知,就被安上了“老赖”的帽子。

原来,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小赵的父亲赵某。



2016年,小赵的父亲赵某因为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不过来,于是向自己的朋友借款了250万元。

但是当时赵某并没有将这个事情告诉自己的妻子以及女儿,而是选择自己一个人就去借款。可是在补写借条的时候,赵某却不止写了自己一个人的名字。



他没有告诉妻子女儿,却在借款人上写了自己以及妻子女儿一家三口的名字。

赵某向自己的朋友借款了250万元,甚至抵上了自己全家房产。



当债务偿还不上时,赵某被告上了法庭,经调解后,约定好了由赵某以及赵某的妻女共同偿还债务以及利息,正是这份未履行的调解协议,让共同还款人小赵被法院限制高消费。



竟然让一12岁孩子背上全部债务,一个连零花钱都要父母给的孩子,却要背上百万债务,为百万债务买单。

此事件一出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怪不得说,没有比人更可怕的东西了”“这老婆也是倒血霉了”,甚至还提出质疑“为什么一个12岁的小女孩,银行居然能通过”。



小赵在知道自己是“老赖”后,觉得特别委屈,自己从未借过钱,怎么就成老赖了呢。

很快她就向上海闵行检察院提出申诉,面对“老赖”身份会给自己学习以及将来工作造成种种的负面影响。



闵行区检察院调查发现,监护人赵某滥用代理权。小赵的父亲赵某在借款以及调解的过程中未经过女儿同意擅自将其列为债务承担人。

父亲借来的这250万元更是全部用于公司的工程中,并一分未用在家庭生活或者是小赵的教育医疗等直接利益,属于无权代理。



赵某借款的司法程序存在违法,调解时未通知小赵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到庭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检察院还说明,债权人李某也就是赵某的朋友也有责任,他明知道小赵为未成年人,仍同意将其列为共同被告,利用未成年人规避法律风险,违背了公序良俗。



2025年5月,法院撤销原调解书,改由赵某夫妻共同承担债务,解除对小赵的限制消费令。

知道了事情经过的网友纷纷表示“太离谱了”,成年人世界的利益博弈,为何要让最脆弱的孩子买单?这不是童话故事里的父债子偿,而是赤裸裸的亲情绑架啊!



我国的法律也白纸黑字写着,监护人不得为家庭利益牺牲孩子财产。可这位父亲把女儿当人肉担保,债权人把法律当空气,硬生生让花季少女替成年人的贪婪买单,幸好法律亮了红灯!



而还有一部分网友也在为赵某的妻子打抱不平,明明妻子当时也不知情,可就因为妻子成年了,就要背上超百万的债务,这赵某还真是坑妻子坑女儿啊!

一个12岁的孩子本应该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奔跑,却因为父亲的一纸借条,被“老赖”的标签困住了8年。



她无法坐高铁,无法申请助学贷款,甚至可能因信用污点被误解一生。今天为她摘掉“老赖”的帽子,或许能还她一个清白,但被偷走的人生信任感又该如何修复?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违法债务必须清零,这不仅是撤销一纸判决,更是给所有父母敲响警钟,别用亲情之名,行剥削之实。当亲情变成枷锁,法律就是斩断锁链的利剑。



许多网友指出,监护人本应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但此案中父亲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监护职责,更将女儿推入债务深渊,反映出部分监护人法律意识淡薄,需要加强监护人责任教育。



还有网友对女孩的遭遇表示同情,并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他们认为,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法律和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保障,避免其因父母债务承受不合理的负担。



父母滥用监护权,成年人世界的利益博弈,为何要让一个脆弱的孩子买单?

保护未成年人不能总靠“亡羊补牢”,更需要事前筑牢法律防火墙。当监护权变成伤害权,法律必须成为孩子的最后一道盾牌!



主要信源:大象新闻发布关于12岁女孩成老赖相关视频



主要信源:广州日报发布关于12岁女孩成老赖相关视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