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上级调任担任军长的吴忠担任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成为副兵团职。
仅仅2年后,就提拔为卫戍区司令,虽然只是正兵团职,比起大军区、军兵种副职来说职务低了一点,实际上职权可与大军区、军兵种主官比肩。
自1966年,北京卫戍区扩编为兵团级单位,担负的使命越来越重,列席重要会议都有卫戍区主官的身影。卫戍部队直接由中央军委以及总参下达任务,其他单位无权调动。即便是隶属北京军区也不行。
卫戍区是保护在京老干部,担负中央首长以及中央机关单位守卫任务,还有首都的稳定。
对于吴忠来说,直接接触上层工作,各方面机密,尤其在特殊时期处理的更多。过去傅崇碧担任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军区副司令,温玉成担任卫戍区司令兼副总长。吴忠担任不兼副总长,也不兼军区副司令,只是正兵团职。
上级为何要这样呢?
在傅崇碧去职时,被扣上山头主义的帽子;温玉成去职时,也因一些原因。这样就形成一种情况,卫戍部队主官不要与其他有工作上的牵连,专注于警卫工作。不让兼任北京军区副司令,或许不希望卫戍区与军区发生工作上的联系,要保证卫戍区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
在吴忠担任卫戍司令7年里,做很多工作。这个职务不仅仅要有军事头脑,更要有政治头脑,在纷繁复杂中,理清思路,如何保证正确方向并不容易。傅崇碧、温玉成去职,也使得他在各方面工作上更机警。
也在特殊时候,做了一些不合适的工作。比如在1976年清明节发生的事件中,执行了一些命令,对后来造成不小影响。1977年,随着揭查批受到上级批评,并将其调离,派傅崇碧、吴烈进行整顿。
老战友曾经遇到他,知道他身居要职,也提醒过不要被人利用。对此,他个人也是清楚的,有些在当时没办法拒绝。让他去抓人,而且是被下达死命令,只能是执行。吴忠是抵制的,但吴德也没有办法:这样不行,你说该怎么办?
如果广场的人有几十万,如果都追查,打击面太大,吴忠难以回避这项工作,必须具体指导这项工作,让他陷入两难境地。当四人帮被粉碎,他的问题也被提起来,最终被调去广州军区工作。1980年,对他下达命令免去职务,被审查8年,最终给予公正结论,是执行问题。为他55年军旅生涯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