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结束后,堪称四野头号猛将的钟伟,心里憋了一肚子苦水没处说。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仅被授予少将军衔?
更让他气愤的是,他当军长时手下的一个师长,却被授予了中将,这让他的自尊心备受打击,久久不能接受。
那这位被授予中将的师长是谁?他为什么能被授予中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作为四野的一员虎将,钟伟的资历和战功是有目共睹的,按理说授中将绰绰有余。
红军时期,钟伟的最高职位是红78师政治部主任,当时的师长韩先楚上将。
抗战时,钟伟的最高职位是新四军3师10旅旅长,当时7旅旅长彭明治,8旅旅长张天云和独立旅旅长吴信泉都是开国中将,10旅旅长钟伟名气最大,1955年军衔却最低。
解放战争时期,因为在东北战场上表现优秀,钟伟被提拔为12纵队司令员。1949年全军大整编,他所在的12纵被改编为49军,他也担任了49军的军长。
在大授衔的时候,全军70个军的军长,大多中将起步,少将仅7人,其中就有钟伟。
从钟伟的资历和职务来看,授中将并不过分,而战功则更是没得说,钟伟能打仗,抗战新四军10旅,东野2纵5师,四野12纵队,个个嗷嗷叫。
那么,钟伟只授予少将,原因在哪里呢?
有人说是钟伟性格火爆,曾经多次“抗命”;也有人说是146师青树坪失利,还有人说是抗战时期,钟伟在鄂豫挺进纵队的离队经历。但具体是什么原因,众说纷纭,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钟伟授少将军衔确实偏低,从后来他担任的职务来看,中央一直拿他当中将,乃至上将来使用。
在大授衔时,49军的情况最为特殊,军长是少将,下辖的4个师,一位师长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三位师长被授予少将军衔,这种情况,在全军中仅此一例。
被授予中将的是49军145师师长温玉成,那他为什么能够后来居上,超越老首长钟伟被授予中将呢?
温玉成的资历很深,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和长征。长征结束后,温玉成参加了西路军,任骑兵团长政委。后来在西征途中,他不幸被俘,但凭着顽强的斗志,他趁着夜色挖开屋子的墙,带着战士们逃了出去。
在受尽折磨,还有一条腿受伤的情况下,温玉成没有放弃寻找组织的希望。在历经了40多天的艰苦跋涉之后,他终于率领部队找到了前来接应的援西军。他的坚韧和忠勇,中央都看在眼里。
虽然解放战争时,他曾是丁伟的部下,但他的能力却不比钟伟差。钟伟来东北的时候,是带着新四军的老部队来的,而温玉成是单枪匹马自己来的。温玉成在东北的起点,可是比钟伟要低得多。
抗战胜利后,温玉成奉命前往东北,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作为一个刚刚组建的三级军区,刚开始温玉成手下并没有像样的部队,是通过接收几支地方保安队,才勉强编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二师,温玉成任师长。新组建的部队也没什么战斗力。他就从剿匪开始做起,一点点将部队训练了出来。
钟伟的靠山屯战役精彩,温玉成的第一仗也不差。1947年时,温玉成率领部队打了第一场大仗,敌人是号称国军“五大王牌军”的新一军。
温玉成临危不惧,指挥部队从容应对。此战不仅打得新一军大败,而且还俘虏了敌人的一个团长,大大提升了我军的士气。
在德惠攻坚战中,他们的英勇表现令人瞩目,仿佛他们才是东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温玉成开创了解放战争中的一个壮举,即一个师消灭敌人一个师的先例。他率领自己的独立师,成功歼灭了敌人的暂编21师。此后的四战四平、解放天津等战役中,他们更是毫无争议地担当了主力角色。
温玉成之所以能被评为中将,还有一个钟伟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当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温玉成已经担任40军的军长。他率领的40军作为第一批入朝部队,在第一次战役中表现卓越。在云山阵地上,他们与美韩联军展开了激战,最终将敌人打得溃不成军。
相比之下,钟伟并未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这在评军衔时无疑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钟伟对军衔的评定心存不满,但他对国家的忠诚却从未动摇。他一生清廉正直,为国家的繁荣富强鞠躬尽瘁,堪称一位优秀的革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