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东门街道十六铺综合网格,新增了一处共益空间——“十六铺·零距离家园·西姚驿站”。以党建为引领,在十六铺街区多元力量共同支持下,这里不仅设置了“东门鸥·哥骑士加油站”,配备了冰箱、微波炉、桌椅、轮椅等设施,让快递、外卖小哥及保洁等户外工作者在需要时,就近给手机充电、冷藏或加热饭菜、补充水分,以及每周不重样开展的小家电维修、测量血压、配药、理发、磨刀等各类便民服务。

种种暖心举措,让居民们在这里找回了老坊弄里特有的烟火气和熟悉感,大家亲切地称呼这里为“四间坊”。


“零距离家园”解纷争,社区喜获空间礼

“四间坊”位于学院路36号,由一排4个相邻的平房组成。在寸土寸金的黄浦区,尤其是公共服务空间捉襟见肘的西姚居民区,这样的空间配置堪称“奢侈”。近日,记者走访“四间坊”时,了解到成为共益空间之前,“四间坊”曾差点不复存在,这是怎么回事?

“四间坊”地处圣莲大厦地下车库出入口,由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建造,用于工作人员休息或储存物资。近几年,针对“四间坊”的去留一直存有争议。有的居民认为其堆放杂物太浪费,不如将其拆除,扩大车库出入口面积;有的居民则认为拆掉后换来的也只是一小块空地,不如好好规划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甚至还引发了几起12345和信访投诉。

在街道指导下,西姚居民区党总支、十六铺街区党支部、圣莲大厦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共坐一堂,围绕建筑的性质、功能及拆除必要性进行了讨论。圣莲大厦业委会主任表示:“原业委会办公用房较小,这几间房可以给业委会使用,方便业委会平日接待和议事。”街区党支部也表示:“在附近沿街商铺走访过程中,大家曾提出网格主阵地离西姚较远,这几间房也可以作为街区党支部延伸阵地,方便为周边‘小个专’提供服务。”圣莲大厦物业听后主动表态:“愿意腾空后免费提供给业委会和街区党支部使用,同时西姚居民区公共空间有限,这里也可以用于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经过协商,与会代表们一致同意保留这4间平房。

“党建引领”阵地融合,四间房变“四间坊”

如何用好这一空间,让周边居民得实惠?房间的硬件改造和软装布置,所需的人、财、物,从何而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街道将此列为基层治理骨干培训项目——“东门群雁荟”之“强雁随行”基层治理团队项目之一,由区级书记工作室带教书记、十六铺网格西姚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蒋秀华牵头,联动街道其他两个网格的居民区书记组成团队,共同汇集党建联建单位、两新党组织等提供资源支持,街区党支部、居民区党总支广泛聆听沿街商铺、社区群众的日常服务需求,很快交出了“答卷”:

老城厢网格查俊超书记联系了企业上海昌林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水电改造、墙面粉刷等硬装任务;董家渡网格朱红霞书记和十六铺网格新兴领域企业中民投捐赠了桌椅;十六铺街区党支部链接了上海日行新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承担起“东门鸥·哥”服务地图等服务海报的设计与制作;软硬件装修完成后,开展服务所需的家电陆续入驻:双结对、双报到支部——黄浦区工人文化宫党支部送来了电冰箱;圣莲大厦与学院小区业委会搬来了微波炉,热心居民蒋师傅拎来了全自动热水壶……





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与支持下,“四间坊”很快投入使用——沿街第一间房为“东门鸥·哥骑士加油站”;第二间是社区综合为老服务空间;第三间和第四间互通,是十六铺街区党支部开展街区议事以及圣莲大厦业委会开展会议、接待来访的共享空间。蒋秀华高兴地说:“大家通过民主协商,不仅‘四间坊’的争议得到解决,还一步到位实现了新业驿站、社区为老服务、业委会、街区党建等4个实体阵地的融合。”

众人拾柴火焰高,服务凝聚邻里情

记者注意到,在“东门鸥·哥骑士加油站”入口处的外墙上,有一个虽然个头很小,但却能24小时守护社区的按键。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需要借用微波炉、轮椅的居民和沿街商铺店员,亦或是轮胎没气的小哥只要按下按键,距离“四间坊”几步之遥的圣莲大厦门岗内就会立刻响起铃声,保安师傅听到之后,就会拿上钥匙,在1分钟之内赶到共益空间,为各类人群提供所需之物。


记者从“四间坊”的窗户上看到,包括24小时轮椅服务在内,“四间坊”提供的种种便民服务,都是结合了“10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造,以及周边居民、骑手小哥等群体的日常需求,并且通过在社区内挖掘达人,以及依托十六铺网格“多格合一”共治平台邀请家电修理等方面的能工巧匠,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以优惠价格享受到各类服务。骑手更能从“地图上”一览获知就近的其他骑士加油站。

十六铺街区党支部坦言:“目前‘四间坊’的辐射范围已突破西姚居民区地理界线,不仅覆盖十六铺网格内各居民区,更吸引了相邻街道的居民前来体验。根据周边居民、商铺和小哥需求,我们将动态调整服务项目,相关预告和变更,会及时通过‘社区云’等方式告知居民。另一方面,也希望有更多能人、达人、企事业单位积极加入‘四间坊’的服务队伍,让社区居民的‘10分钟社区生活圈’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这样的公益空间,谁能不爱?我也想作为居民尽一份力!”值得一提的是,居民作为“四间坊”的受益者,开始积极反哺社区。比如每周二上午9:00,热心居民童阿姨都会带着家里的血压计,出现在综合为老服务空间,为邻里提供免费量血压的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零距离家园”“解百家情、暖百家心”的内涵与温暖。

发稿之前,记者还获得最新消息,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上海太保蓝公益基金会即将牵手街道在“四间坊”打造“蓝智家”,为社区居民开展认知障碍早期筛查服务,推进老年认知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为老年人群体守护记忆健康。

记者 / 宋梅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宋梅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