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正值第114个国际护士节之际,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了第50届南丁格尔奖获奖名单。甘肃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兰州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韩琳(女)作为我国7名获奖者之一,荣获这一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
看了一下韩琳的简历,我既替韩琳高兴,心里又有些怪怪的。
1995年,16岁的韩琳考入了甘肃省卫生学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卫校。这所学校目前是一所大专院校,1956年成立,其实在2000年5月之前,是一所中专学校,之后才升为大专。也就是说,1995年时,还是一所中专院校。
有限的教育背景让韩琳觉得,自己无论是知识面还是专业技能都有所欠缺。于是,韩琳辞去了工作,脱产备战成人高考。
2001年,韩琳就读川大华西医学中心护理学专业;2003年继续攻读护理学硕士;2007年8月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耶鲁大学;2009年取得北京协和医学院深造护理学博士学位。
2009年,韩琳博士毕业后接受了甘肃省人民医院的邀请回乡,担任护理部主任。2010年9月,她又进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开展博士后工作,聚焦医院管理方向,并于2013年完成工作任务顺利出站。
2015年12月,她兼任兰州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后来,又任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啥都优秀,就是觉得在一线真干护士的时间似乎不多:
而在公众传统认知中,南丁格尔奖旨在表彰如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般扎根一线、无私奉献的护理工作者。
回溯历史,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英国上流社会家庭。1954~1856克里米亚战争,南丁格尔不顾危险艰苦,毅然奔赴战地医院。当时医院环境极差,伤员死亡率极高。她和护理团队清理伤口,精心照料每一位伤员。每天深夜,她提油灯巡视病房,为伤员送去关怀与希望,正是她及同事的努力,伤员死亡率极降。
战争结束后,她又致力于创办护士学校,推动护理事业发展。南丁格尔用自己的一生诠释无私奉献与对护理事业热爱,打动了每一个她护理过的伤员和读她故事的人。
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倡议世界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在每年5月12日即南丁格尔诞辰日举行纪念活动,并将这一天定为国际护士节。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决定,每两年颁发一次南丁格尔奖章和奖状,作为护士的国际最高荣誉奖。希望无论国籍,所有护理人员都如南丁格尔一样,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至今,“南丁格尔”四字都是护理师的代名词,在英、法多个国家皆设有“南丁格尔护理学校”专门培育护理师人才。
向工作在一线的南丁格尔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