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公子

有些人只是眼盲,有些人却是心瞎!

2025年5月4日,江苏扬州江都区某运营商营业厅里,80岁的管大爷颤巍巍掏出身份证,想办张手机卡,结果,却卡在了一道“眨眼”的指令上。



原来,这位管大爷在出生仅八个月时,眼部就出现异常,后来眼球缺失,双眼无法睁开,从此成为了盲人。而今,办卡需要刷脸,刷脸需要睁眼,这可难坏了管大爷。

他有残疾证,证上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着“视力残疾”,也带了身份证,身份证的照片也是双目紧闭状态。可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态度坚决,不通过人脸识别就是不给办卡。





诸位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80岁的视盲老人就这么紧闭着眼,站在营业大厅,面带无奈与哀求,艰难地与要求其睁眼的工作人员交涉。

可是工作人员仿佛才是真正的盲人,眼瞎心也瞎,实在没办法,管大爷只好打电话给女婿,让女婿赶到营业厅,用女婿的名义办了一张卡,再转交给自己使用。

这事儿被央广网曝光后,营业厅慌了。5月13日,他们回应:“管大爷当天是来补卡的,原卡姓氏与身份证不符,才没办成!”言外之意,管大爷没办成卡,跟人脸识别完全没关系。

对此,管大爷也给了回应,他说,所补手机卡确实是自己此前实名办理的,如果姓氏不一致,可能是沟通中说错号码所致。并且,工作人员也确实没针对其残疾情况给予协助或者便利。

显然,营业厅这是想混淆重点。那么问题来了,针对管大爷这种情况,到底有没有相关的便利规定呢?

记者联系到涉事品牌运营商所在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解释,人脸识别是必要程序,主要是为了防止新开手机卡被他人盗用。至于针对特殊用户是否有其他验证通道,他不清楚。

而在涉事营业厅附近的另一家营业厅,有工作人员给出了更合理的答案,即办理手机卡需要当事人持有效身份证件,残疾人可持本人残疾证,只需拍照片留档,无需人脸识别。

说白了,涉事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就是懒——宁可为难残疾人,也不愿多走一步人工审核。而在现实生活中,管大爷的遭遇不是孤例,困在人脸识别中的特殊人群,基数并不小。

2024年,46岁的盲人苏洪泰在办理业务时,为了通过人脸识别,让人往自己眼皮上贴纸,反复刷了上百次,才终于通过。



出江苏徐州的宋文蛟,1岁多时因为一场火灾,面容被严重烧伤,10根手指也被截去。面部重度烧伤造成宋文蛟的双眼不对称,人脸识别时经常遇阻,有一次还为此错过了高铁。

不仅盲人,一位江苏的网友曾在网上反映,自己母亲患有重度老年痴呆症,已无法按人脸识别的提示做眨眼摇头等动作,但在银行查询打印工资流水、变更手机号,必须要人脸识别。

这些人的共同遭遇,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某些机构把“规定”当挡箭牌,把“技术”当遮羞布。宁可机械执行指令,也不愿看一眼活生生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1日即将正式施行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刷脸不能是唯一验证方式!

技术本该消弭不平等,而非制造新障碍。盲道被占、勒令盲人人脸识别、轮椅坡道被堵、残疾人通道上锁——表面是设施缺陷,根子是人心冷漠。

那么对残障人士冷漠以待的人,建议去看看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看他们的无奈与向往,他们的艰辛与善良。

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人都不愿意成为别人的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