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

2025年第4期刊登了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

“三端全链”守护千年茶乡和美“枫光”》

介绍潮安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助力守护千年茶乡和美“枫光”


全文内容如下:

潮州市潮安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服务“和美茶乡”治理定位,构建前端预防、中端联调、末端普法全链条治理体系,助力守护千年茶乡和美“枫景”。

前端预防,激活无讼茶乡“源头水”建立“法院+”联调工作室,与茶乡村(居)委会共建“无讼村居”,组建“法官+村居干部”基层解纷工作队伍,实行“吹哨报到”机制,全面开展诉前调解、易激化矛盾提前介入等工作。在凤凰山设立茶旅巡回法庭,将法庭、调解室搬到群众“家门口”,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一体化普法宣传、一揽子联动解纷“三项服务”,高效化解涉茶叶、文旅纠纷案件,促进茶产业良性发展,守护好游客的“诗和远方”。

中端联调,拓宽魅力茶乡“朋友圈”打造法庭、调解员、网格员“三位一体”解纷模式,建立茶乡“司法快递员”联络机制,健全矛盾纠纷排查网。联合潮安区茶叶协会建立“一协会一法官”机制,通过法官参与矛盾化解、定期走访协会、开展普法宣传,协会加强风险排查、提供专业支持等工作,最大限度将茶产业相关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健全“访、调、仲、诉”联动机制,设立人民陪审员调解工作室,打造“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庭所共建模式,因案制宜适用“亲情融化”“换位思考”等调解法,达到事心双解。

末端普法描画宜居茶乡枫景”根据当地“茶旅”特色以及群众的司法需求,在春茶采摘季、农忙时节,将庭审搬到田间地头、老百姓“家门口”,将法言法语与潮汕话、畲族语言相结合,在乡音法味中弘扬“和气生财”理念。针对茶乡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群众住所地分散的实际情况,推行“走访入户+设摊普法+法治讲座”多元普法模式,创新面对面“泡茶品茗”解纷法,为群众解决家庭矛盾、土地租赁等问题,真正做到“金厝边银亲戚”。推广茶乡村委会讲理、乡贤讲情、法官讲法联动调解模式,将家训族规、乡规民约、公序良俗融入调解与裁判,有效化解“熟人社会”矛盾纠纷。


来源:长安杂志、潮州政法

编辑:张蝶 吴柏霖

审校:张源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