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暂时告一段落,关于歼-10CE战机的讨论热度却居高不下,这次史无前例的空战,不仅刷新了外界对中国装备的认知,一些“潜在买家”也陆续找上门来。

近日据埃及国防部报道,在庆祝埃及空军与中国中航技公司合作45周年的晚会上,埃及空军司令亲自到场与中方贵宾会面。在现场的一张照片中,赫然出现了埃及空军司令与歼-35战斗机模型的合影,引起了外界对于中埃进行下一步军事合作的猜测



埃及空军司令与歼-35模型的“合影”

中埃最近互动频繁,中国军工打出名号

其实外界会有类似的猜测,倒也不是毫无根据,回顾一下近期中埃两国的互动,可以发现不仅频率密集,规格也很高

比如,在上个月中旬,中埃空军首次“文明之鹰2025”联合演训中,中方出动了包括空警-500、运油-20、歼-10CS、直-20组成的豪华飞行编队,跨越足足6000公里抵达埃及,训练中埃方的飞行员甚至亲自进入了歼-10S战机的座舱中体验了一把。

再比如,去年7月埃及空军司令曾经带队来华访问,不仅观摩了歼-10C战机精彩的飞行表演,还得到了中方赠送的纪念品,在他身后就是中国歼-20战机的画像作为背景。

至于更久远之前的中埃军事合作更是数不胜数,埃方曾采购中国航空工业生产的歼-6/7系列战斗机、K-8E教练机、翼龙-1D/彩虹-5无人机等装备。

尽管这些型号在技术代际上不算太先进,但通过长期运维实践,中国装备的性价比优势与可靠维护体系,相信已经得到了埃方认可,这种合作模式为双方积累了一套成熟的技术互信机制,成为进行深化合作的重要依托。



埃及空军司令曾经带队访华

有了相对深厚的基础,中埃进行更进一步的军事合作,似乎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最近这个“契机”以一种意料之外的方式出现了。

在印巴空战中,歼-10CE单方面碾压“阵风”,为中国军工打出了名号,对此感到“破防”的却不只是印度,还有那些斥巨资购买了“阵风”的“冤大头”。

根据公开信息,“阵风”的销量颇为可观,印尼、希腊、阿联酋等国都是买家,埃及也不例外。

现如今,不知道埃方看过了歼-10CE亮眼的战绩,再看看自家高价请回来的“阵风”,心里会作何感想。



歼-10CE在巴基斯坦打出名号

被美国“坑惨”的埃及,是否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更让埃方感到“不安”的是,和印度空军十分类似,埃及空军的装备结构也很复杂:美制F-16(涵盖A/B Block15、C/D Block32、Block40/42、Block52四个型号)、法制“阵风”-DM/EM战斗机和俄制米格-29M/M2“共襄盛举”,其中美制战机是毫无疑问的主力

这也基本就决定了,在面临危机时只要没有美国的“首肯”,数百架F-16很可能根本派不上用场,考虑到中东地区复杂的安全形势,埃方的“焦虑”显而易见。

更过分的是,这些美制战机非但帮不上忙,还可以成为美国在关键时刻制裁埃及的一记重拳,让埃方毫无还手之力。

最直观的例子发生在2018年,埃及向俄罗斯订购了24架苏-35SE型战斗机,结果埃及的飞行员都已开始训练,俄方也准备好随时开始交付的关键时刻,美方亮出了所谓《以制裁法反击美国敌人法案》,要求埃方“二选一”:要么拒收这批战斗机,要么接受美国的二级制裁。

如此霸道的行径,要说埃方没意见那是不可能的,但毕竟“把柄”握在美方手里,埃方也只能听之任之,放弃接收这批俄制战机。

从那以后,埃方就一直在寻求美制战机的“替代方案”,斥巨资买来的“阵风”就可以被看做是F-16的“平替”,埃方高层一直对歼-10CE表现得很感兴趣,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再加上近年来中埃关系在经济、能源等领域持续深化,军事合作似乎可以成为巩固战略互惠的自然延伸。

当然,美方的态度依旧是埃及想要购买歼-10CE的一个巨大不确定因素,但埃方若想要改变如今受美国“掣肘”的局面,不表现出“破釜沉舟”的决心是很难做到的,该如何取舍需要埃方仔细考虑



中埃刚刚结束不久的联合演训

中国军工进军高端市场,几乎已经成为必然

说完了埃方的不利因素,再来谈一谈选择中系装备的好处,首先中国作为军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既不附加严苛条款,又能提供全周期服务(从装备交付到技术培训),无疑是埃及想要实现战略自主性的更优选择

其次,埃及现有装备体系在隐身战机、高端预警机等领域都有较为急迫的需求,中国歼-10CE战斗机和歼-35隐身战机的技术定位,恰好能填补埃及在引进四代半/五代机领域的空白。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若能顺利打开新市场,考虑到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影响力,无疑是获得了一个绝佳地向该地区国家展示中国装备的窗口。

与此同时,来自海外买家的实战化测试场景,也可以帮助中国优化多机型指挥系统设计,例如埃及飞行员对战机的操作反馈,也能加速后续型号的改进迭代,有助于中国航空工业快速弥合与顶尖竞争对手的差距。



打开军售市场的机会难得需要好好把握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装备出口体系化的特点和优势,已经在巴基斯坦空军的出色表现中得到了证明,这也意味着歼-10CE的出口,将带动一系列发动机维护、雷达升级等长期服务合约,形成“装备销售+技术服务+体系化搭建”的复合收益模式,前景十分客观。

从这个角度来看,进军高端市场几乎已经成为了中国军工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以“阵风”为代表的欧系装备被歼-10CE击败的当下,无论是对于那些寻求军事自主化的国家,还是对于我们来说,一个难得的机会已经出现,需要好好把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