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官方平台发布了公告消息显示,东南大学南通校区建设工程将进行招标计划,东南大学南通校区项目计容面积约43万平方米,这意味着,东南大学南通校区筹建工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早在一年多前,东南大学与南通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聚焦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深化合作,建好海洋高等研究院等合作载体和项目;携手推动办学资质报批、中外合作办学、政策资金争取等重点事项落地;要以高品质校区、高品质师资推动产出高品质成果。随后,南通市政府将东南大学南通校区项目纳入2024年市本级政府投资社会事业及业务用房前期项目,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东南大学国际海洋学院(南通校区)。

南通市作为一个拥有近800万人口,经济总量高达12000多亿元的大城市,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开放城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是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重要支点城市。但南通市也存在着产业结构传统,产业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南通的高等教育在沿海发达城市中,在江苏省内兄弟城市中,都属于数量不多,整体实力不强。

当前,南通仅有1所公办本科院校南通大学,另有1所民办本科南通理工学院和1所尚未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职业教育相对较强,有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和南通职业大学等3所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另有,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和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3所公办高职。不久前,南通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获批设立,计划将于今年开始招收大专学生。



3所本科院校和7所高职院校,共10所本专科院校,听起来似乎不算少,但不仅难以支撑南通市巨大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需要,更难以为本地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江苏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充裕的省份,尤其是南京号称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高等教育第三城,近年来,有大量的高校开始资源外溢到周边城市,苏州引进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设立分校区;无锡引进了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设立分校区;常州引进了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设立分校区;泰州引进了南京中医药大学设立分校区;淮安引进了南京林业大学设立分校区。



由于教育部限制了跨省异地办校区,这些省内双一流大学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引起省内各地市激烈争夺。大学分校区的设立,一方面,让大学摆脱了注册地的限制,可以更多地搭载城市发展的顺风车,另一方面,城市也可以利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科研的资源,助推城市的发展。当然,过度的分校区的设置,也会稀释了高校的优质资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