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读者,还算比较温和。留言说:你每天写的话题都令人不快乐,有没有可能是你的问题,如果不去关注那些事,它自己就会变好呢?

我目瞪口呆,怎么还怪到我头上来了。事情的发生和不发生,跟我写或者不写,八千杆子也打不到一块去吧。

一棵树长歪了,你说是是风的问题,我没有半点意见。

整个林子都歪了,那肯定是园丁没长眼啊。我只是一个陈述者罢了,而很多事情的荒诞离奇程度,已经到了根本不是语言描述的迥异所能影响的地步。

昨晚凤凰网披露,安徽毫州一些茶叶商家被曝光,无底线造假。

何谓“无底线”?就是把晒干的树叶、木渣,甚至连泥土都加一点进去,凑成一包“养生茶”出售。成本不到一块钱,一小包卖30多,瞬间就能挣二三十万,挣一波钱赶紧关店。

这种事,你不说我不说,它就不存在了吗?

鸵鸟埋头,只会让猎人瞄得更准。



更可怕的是,造假已无法让人特别震惊,加泥土和木渣,是开始无视他人的健康与生命。底线之低之离谱,令人发指。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报道里这样一句话:瞬间就能挣二三十万,挣一波钱赶紧关店。

关完店之后呢?也说了,重新开。

这不是做生意,这是打一枪换一地的“流动作恶”。可即便如此,也逮不到他们。

也就是说,通过这种简单的办法,这些人便能避开市场监管的监督。多讽刺,记者能发现的猫腻,网民能爆料的消息,唯独监管,专门负责维护市场环境的那批人,看不见、发现不了!

可以迟到,也可以早早的到食堂围大桌吃饭;可以午睡不醒,也可以岗位上无人;可以让保安拦住前来办事的群众,就是不可以发现真正需要发现的问题……信号如此明显,问题如此严峻,他们却捂住眼睛装作看不见。有时候我都怀疑,这不是发现不了问题,这是不想被问题发现他们。

这般奇葩的画面,倒是和文章开头那位读者的思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环境下,你能怪人们买点东西总是疑神疑鬼,吃个饭总在菜里找沙子吗?

护士忘了洗手,医生拿错了刀,病人却被骂体质差——这年头,有些事情和有些人的脑回路,还真有几分相配。

昨天某地有个救护车在景区里一路拉警报的事情,大家应该已经看到过:一开始游客以为救护车是去救人的,有条件的纷纷让路,没条件的创造条件让路。结果他们发现,拉着警报的救护车停下后,上面的人下来拍照打卡了。



画面多诡异不用我来多费口舌了。而问题呢?自然和“树叶木渣烂泥的养生茶”大致相同。烂茶的后果,是影响其他商家的生意与普通人的生命健康。救护车拉警报旅游,则将会导致老百姓对医用急救车产生群体不信任的效应,后果之严重,是“人”皆知。

可你说他们总能巧妙的避开“问题”吧,似乎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售假的商家查不到,得靠网民举报,或是民间人士打假;代孕的现象,漏网之鱼多得不像话,可一个普通人上官正义,却能接二连三的揭露其中利益链;真正该负责这些事的人在干什么呢?

有人闭眼,是怕看见真相;而我们睁眼,是不想世界越走越偏。

民生频道下的栏目“小莉帮忙”昨天发布视频,一男子天天关注金价,一会涨一会跌,最终还是一咬牙把4块金条200克全卖了。结果钱刚到账,当晚就被冻结。警方告诉他:这是涉诈资金。

现在这名男子欲哭无泪,金条没了,钱也没了,什么都没了!



你能说他们不做事吗?这不做得完美无瑕么!不仅精准,而且迅速,当天成交,当天冻结。

这套冻结效率要是用在抓真骗子身上,什么骗子抓不到。

而且,既然他们能做到如此精准,又为什么不在真正的“涉诈人员”把钱转到卖家账户里之前去冻结呢?

转出去就冻结,没转就不冻,这不是摆明了真正守法的反而成了吃亏的、买单的那一个吗?

然而这类显然不合理的事情,却总在不断上映。卖黄金、卖手表,东西一卖出去,钱就被冻结。别问,问就是对方的钱不干净……这种事从去年到今年,已经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了。

反过来同样如此,若是卖家卖假、危及健康的东西,倒霉的还是普通的买家。我们这些普通人,招谁惹谁了,凭什么不管什么事,都是兜底的那一方。

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被提出来,难道非要装作看不见?我想,此刻我已经能够回答那位读者的留言了:不要问别人为何总说厕所脏,更不要问对方:厕所脏你就不能不闻吗?

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习惯用嘴巴呼吸。别人能闻到异味,是因为他们呼吸用鼻子。而那,才是正经的方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