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宝钗跑太快了。
宝钗跑之所以能跑这么快是因为她刚好在王夫人屋里,而贾宝玉挨打这个消息,门客们是直接找小厮通报到王夫人屋里。
直接导致薛宝钗知道宝玉挨打这件事,比黛玉早。
所以这头宝玉送贾母屋里,那头薛宝钗就直奔老家回屋找药,三千里狂奔到怡红院。
而薛宝钗之所以跑这么快是出于。利益相关。
宝钗着急去探病主要是因为打探+扫雷+表现给贾母王夫人看+自己多多少少对贾宝玉也有那么一点小情愫。
宝玉挨打后,很有趣的两个小细节。
同样是薛家人,薛宝钗来瞧过以后,薛姨妈才来。
同样都有“金”同样有亲戚之名,宝钗的行为要比湘云暧昧许多。
1、
薛宝钗和薛姨妈是一家人啊,他们去探视,是不是应该一起?怎么会分开去看贾宝玉?
回想我们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日常,是不是没有成家之前,亲戚朋友之间如果有在医院,是不是都是跟着父母一起去探病。父母和病人家属寒暄问候,我们跟着屁股后面露个脸叫个人然后站在后面当鹌鹑。
除非是两种情况:要么我们已经结婚了,父母认为孩子已经是单独一个房头了。要不是我们和父母离得太远,实在没法子约在同一个时间段去看视。
对不对?
而且薛宝钗是表姐,贾宝玉是表弟。表弟的屁股被打得稀巴烂,哪怕是在现代社会已经不讲男女大防了,表姐一个人去看表弟,是不是也不怎么合适?
为什么薛宝钗要单独去呢?
答案很多读者其实都有,那就是她是去打探,宝玉挨打这件事到底和她的哥哥薛蟠有没有关系。
书中用一句话,揭开了薛宝钗的心事:
原来宝钗素知薛蟠情性,心中已有一半疑是薛蟠调唆了人来告宝玉的,
宝玉挨打这件事,宝钗怀疑是哥哥薛蟠挑唆人到贾政这边告状导致的。
为什么会怀疑薛蟠呢?
因为薛蟠之前因为秦钟的事情就干过这事。
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当日为一 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
而且薛蟠也不止干过这一次了。不一定是对贾宝玉,对其他的纨绔子弟也干过类似的事情,都有了名声了。只不过这一次确实不是他挑唆的。
那薛蟠都因素日有这个名声,其实这一次却不是他干的,
有人说薛蟠不至于,他没有这个智商。怎么说呢,这不就是抢东西抢不过,就找家长告状吗?小学生都会的招数。
只不过别人告状,会把自己摘出去。薛蟠告状,经常露底裤,让人逮住而已。告状都告不明白,所以才被贾珍贾琏们称为薛大傻子!
如果真是薛蟠挑唆的,且不论薛蟠打死冯渊之事是贾政摆平的,就说薛家一家三口现在都住在贾家,薛家是不是都挺尴尬的。
哦,亲戚好心好意让你住他家,你家人想着法子打他家儿子。
就正常人干不出这事。
问题是薛蟠不但干了,还一干再干!这就导致薛宝钗在贾家住都住的心惊胆战,就怕哪一天这个哥哥又闯出什么祸来。
贾宝玉这边一挨打,那头薛宝钗心里就嘀咕,是不是我家哥哥挑唆的?等到袭人一说,宝钗悬着的心彻底死了。
接下来就是宝钗扫雷时间。
先是按死了袭人的话。别怨,你们也不配怨别人。
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
为什么呢?当然还是因为贾宝玉平时就不正派,愿意和那些人来往,所以贾政才生气。
薛宝钗是打心底瞧不起蒋玉菡这些戏子,所以用“那些人”来代替。
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
就算和我哥哥有关,也不会是因为争风吃醋故意找人挑唆。第一因为本来这事就是真的,第二是因为我哥哥心眼实脾气直,有啥说啥。
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
最后点袭人。你别瞎说。你是见识少,只看到贾宝玉体贴细心,没见过我哥哥那样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的人。
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 人,你何尝见过 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
这一下就把薛蟠有意要害贾宝玉挨打,顺利洗白成薛蟠是无意说了实话。既堵了悠悠之口,又收服了袭姑娘的心。因为袭人的身份是下人,她没有权利在主子面前说主子的不是,更何况薛宝钗薛蟠都是亲戚。再者在薛宝钗面前说薛蟠的不是,本身也非常冒犯,不符合这些贵族大家的规矩。
薛宝钗的意思是不怪你这样想,实在是我哥哥脾气太直。她作为亲戚主子姑娘,在轻微敲打袭人后,立刻还是把袭人的冒犯无礼行为轻轻撇开。
所以袭人很佩服宝钗,觉得宝姑娘真大气。我说错了话都没有责怪我,要是林姑娘,那就......
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 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
不得不说薛宝钗这段话非常高明,直接从源头掐断“薛蟠害得贾宝玉挨打”这些话继续流传的可能性。这里当然有贾宝玉的助攻,主动把薛蟠的锅往外丢的因素,但是薛宝钗能睁着眼睛说出一席大义凛然的话,其心理素质不可谓不高。
现代很多流量明星如果能请到宝姑娘做公关,也就不至于屡屡翻车被人笑话了。
被当面指摘亲人“恶毒”、“坏”、“自己得不到就要想办法毁掉得到的人”这种羞辱,薛姨妈受得了吗?
薛宝钗忍心让自己亲妈去受这种羞辱吗?
薛姨妈即便受住了,她有办法从源头上堵住这些话头吗?没有吧!
这才是薛宝钗连亲妈都等不及,急急忙忙托着药直奔怡红院的真正原因。
薛姨妈受不住的委屈,她替薛姨妈受。薛姨妈扛不住的事情,她替薛姨妈扛。
她受完了扛完了,薛姨妈就不必再受再扛。
这也是薛宝钗人生中最悲剧的地方。她在什么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宝姐姐,在家里也是。
明明是薛姨妈的女儿,薛蟠的妹妹,实际却是她一力挑起了整个家庭的责任。
总有人说喜欢宝钗是因为她是宝姐姐,但其实,这是她最令人叹息的地方。
如果设身处地替宝钗想想,如果现实中真遇到类宝姐姐这种人,其实是不忍心去依靠宝姐姐的。
幻想宝姐姐作依靠的人,可曾想过宝姐姐背后可有依靠呢。
2、
宝玉挨打,戴金锁的薛姑娘和戴金麒麟的史大姑娘都在,但她们的外在表现截然不同。
戴金锁的薛姑娘托着丸药单独进怡红院,戴金麒麟的史大姑娘跟着三春一起进怡红院探视。
其中当然是因为史湘云是真正的客中,绝无可能有什么丸药。但我们知道史湘云即便是有,她也绝对不会一路托着过来。用手帕一裹,揣着就过来了。
宝钗之所以“托”,本身就是做给贾母王夫人看的。从蘅芜苑或者从东北角的院子一路托过来,多少婆子媳妇丫鬟看到,就有多少言语到贾母王夫人耳中。宝姑娘之体贴之对宝玉的关怀,自然历历可见。
戴金锁的薛姑娘在贾宝玉身边娇羞怯怯红了脸低头弄衣带,戴金麒麟的史大姑娘要不是看贾宝玉实在疼,估计就得拿他开玩笑了。
后者才是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前者呢?
宝姑娘千算万算,心急之时脱口而出的话和娇羞怯怯的脸红骗不了人。
这样的情愫当然远远算不上是刻骨铭心的爱情,然而家里是四处乱窜一戳就蹦的文盲傻子哥哥,旁边是处处体贴温言细语谦谦公子哥。宝钗对宝玉有些朦胧的好感再正常不过了。
然而这样浅浅如烟的好感终究要让位于现实,于宝钗来说,这样若有若无的情,要让位于哥哥薛蟠、母亲薛姨妈和薛家的一切。
这一节的题目叫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林黛玉是“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里的情,薛宝钗是“错里错以错劝哥哥”的错。于薛家人来说,这一节全是事儿。因为接下来,薛蟠就要拿起门闩打死那个趴在床上,刚刚还替他说话的贾宝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