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在陕北黄土高原的腹地,佳县方塌镇隐匿着一片震撼人心的自然奇观——红土林。这片由大地之手雕刻的“红色森林”,以千姿百态的土柱群矗立于沟壑之间,诉说着835万年以来的地质传奇。
红土林的诞生,源于黄土高原的侵蚀之力。新近纪时期沉积的红黏土,因质地坚硬致密,在流水与风化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剥离出壮丽的柱状形态。相较于上覆的松软黄土,红土如铠甲般抵御着岁月的冲刷,最终形成高耸数十米的土柱群,或如“拴马桩”孤峰独立,或如“藕断丝连”般相依成趣。
沿马岔村延展数公里的红土林,不仅是地质演化的活教材,更承载着黄土高原的人文记忆。相传北宋名将杨六郎曾在此拴马,一根孤立的红土柱被赋予“拴马桩”之名,而附近的“跑马洞”与山杏林间的窑洞村落,则为这片地貌增添了神秘的民间色彩。
这片地貌的科学价值同样非凡。中科院团队对“拴马桩”剖面的研究表明,其沉积年龄跨越835万年,成为解密黄土高原气候变迁与地质运动的关键密码。2016年,红土林被列为省级地质遗迹,标志着其从自然奇观迈向科学保护与生态文旅融合的新阶段。
如今,佳县方塌镇以红土林为核心,全力打造大地文化艺术村落,将地质研学、生态康养与乡村文化巧妙串联起来。当无人机掠过沟壑纵横的红土林时,那些形态各异的古老土柱在光影中无不诉说着岁月的变迁,而正在规划蓝图中的公共空间,期待能孕育出更多新的可能。
来源:“佳县宣传”微信公众号
编辑 拓智慧 校对 叶蕊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