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深处,一扇雕着云纹的红木大门被推开,65岁的英达站在自家别墅里,向镜头展示家中合计超过千万的收藏品们:
严复书法、老舍手迹、启功墨宝……镜头扫过黄花梨屏风、紫檀木柜,唯独绕开了书房角落,那里本该摆着大儿子巴图的照片,却只剩下一片刺眼的空白。
这场景荒诞得像一场精心设计的黑色喜剧:一个把“文化传承”挂在嘴边的世家子弟,硬生生把自己的第一个亲儿子从家族叙事里抠了出去。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新闻网】【新快网】【腾讯娱乐】【北京日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我爱我家》成“拆家”现场
单看北京日报5月12日的采访,英达祖辈确实配得上“传奇”二字:曾祖父英敛之创办《大公报》,祖父英千里是辅仁大学校长,父亲英若诚官至文化部副部长,母亲吴世良给周总理当过翻译。
小时候家里来客都是曹禺、老舍这类人物,连保姆都能用英文背莎士比亚。他曾在采访中得意地说:“我家的客厅就是半部中国近代文化史。”
可这书香门第的基因,到了他这儿却变异成了“薛定谔的贵族”,谈风骨时搬出祖辈字画,论责任时秒变“现代陈世美”。
1987年,27岁的宋丹丹在话剧《纵火犯》后台递纸条给英达:“能喝你杯水吗?”英达回纸条:“可以,但我有艾滋。”
这黑色幽默的初遇,让宋丹丹觉得他“有趣到让人得心脏病”。
婚后她才发现,这位“贵族后裔”能把幽默全用在逃避责任上:家里灯泡坏了要等妻子修,马桶堵了要妻子通,连儿子巴图半夜发烧都是宋丹丹独自抱去医院。
英达对此的辩解堪称行为艺术:“我那时候自己还是个孩子!”合着您这“孩子”36岁还能当导演拍《我爱我家》,就是学不会换尿布?
1993年,《我爱我家》剧组成了英达的“爱情批发市场”。他白天对着镜头指导“贾志国”要爱老婆,晚上和编剧梁欢在剧本堆里互诉衷肠。
宋丹丹后来在书里写道:“我当时像条警犬,可闻得出味儿却抓不到证据。”
最讽刺的是,梁欢能进组全靠她哥梁左——这位写出《虎口遐想》的喜剧大师,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亲妹妹会把自己的朋友家给“遐想”散了。
父子情的“价格歧视”
当宋丹丹终于抓到英达BB机上梁欢发来的“什么时候回来”,这位“文化贵族”的应对堪称行为艺术。
一边在离婚当天握着前妻的手说“我们分手也要体面”,一边在离婚第七天就和梁欢领证。速度之快,让民政局工作人员都怀疑他提前排练过。
更绝的是,他给小儿子取名“如镝”,暗戳戳暗示这才是“嫡长子”——合着巴图在他眼里连庶出都算不上,直接开除族谱了。
2018年,英达在美国分50次存入46.4万美元给次子英如镝的冰球训练费,因涉嫌洗钱被捕。
法庭上的他低眉顺眼,全然不见当年在《我爱我家》片场挥斥方遒的劲头。而大儿子巴图呢?11岁想给爸爸打电话要个号码,硬是被晾了14年。
这价格差堪称魔幻:小儿子打冰球的装备够买辆保时捷,大儿子连爹的电话费都不值七毛钱。
当记者问及巴图,英达的回应堪称当代“父德”范本:“要翻篇就得彻底,包括不见孩子。”转头却在节目里抱着英如镝大秀父爱,连儿子冰球比赛时挥了几次杆都记得清清楚楚。
网友辣评:“这父爱还带会员制的?充了钱的小号才能享受VIP待遇?”
满屋子的文物,补不上亲情的窟窿
如今他晒出的别墅里,严复对联市值百万,黄永玉画作价值连城,连喝茶的紫砂壶都是明清古董。可当记者问及“这些藏品将来留给哪个儿子”时,英达顾左右而言他。
倒是书房里泛黄的北大毕业照和英如镝的冰球奖杯摆得端正,巴图的存在像被PS抹去的瑕疵。
毕竟在“贵族”的叙事里,只有光宗耀祖的次子配写进家谱,那个上综艺、做直播的“逆子”还是当个404错误比较体面。
宋丹丹曾在微博撕他:“表演慈父可以,但别伤害我儿子!”
如今看来,这“表演”倒是贯彻始终:对祖上是孝子贤孙,对次子是二十四孝老爹,唯独对巴图,连群演的钱都舍不得给。
那些黄花梨家具上的包浆,怕是掺了亲情的铁锈——越是精心擦拭,越是显得斑驳。
当英达指着严复真迹说“这是家族传承”时,不知道会不会想起巴图婚礼上缺席的父亲座位;当他摩挲着黄花梨木纹感叹“时光沉淀”时,是否记得儿子7岁时求他带去游乐园被拒的眼泪?
结语
满屋子价值千万的藏品,不过是给人生打的华丽补丁——遮得住老钱家族的体面,盖不住为人父者的凉薄。
或许历史会记住他是“英若诚之子”“《我爱我家》导演”,但巴图孩子的记忆里,爷爷永远只是个活在新闻图片里的陌生人。
这大概是最狠的因果:他拼命想摆脱“宋丹丹前夫”的标签,最终却活成了“巴图生物学父亲”的讽刺漫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源自:【中国新闻网】【新快网】【腾讯娱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