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数据看了令人触目惊心,不少人感叹,这两年大环境不好,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贪腐问题。
根据纪检委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83.4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23.1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50.2万件。
而且,今年一季度,全国总立案数达到22万件。其中,涉及省级干部13人,厅局级干部1037人,县处级干部8285人、乡科级干部2.7万人…甚至还有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13万人。
从早几年的医疗反腐、到教育反腐,再到最近公布这些数据之前,很多人都大胆猜测腐败现象,但当看到这些数据之后,还是感叹,真没想到这些腐败行为竟然如此的庞大,尤其是基层的腐化更是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根据国家纪检委官网公布的数据,仅仅一个季度,就有2.7万乡科级干部被立案,还有1.9万村支书和村主任被立案。
要知道,我国总共有乡级行政机构38710个左右,按这样算,相当于平均每0.7个乡镇就有一名乡科级干部被立案调查。
另外,根据2023年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全国共计有477915个行政村,1.9万村支书和村主任被立案,就相当于平均每25个村,就有一个村的村支书或者村主任被立案。
而且这还仅仅是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如果将这个数据扩大到一整年,或者往前推几年的情况,数据可能超出大家的想象。
看到这,想必你也和我一样,有同样的疑惑,这几年一直都在加强反腐力度,为啥还有这么多腐败分子?
首先,大家必须要了解一点,这里所谓的被立案,并不代表一定是贪腐,是不是构成贪腐,还要等相关纪检部门深入调查以后才能出结果。
但也可以肯定一点,如果本身没有问题,基本上也不会被举报,更不会被立案调查。一句话解释,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所以可以肯定:这些人当中肯定是很多都有违法违规的行为存在,深入调查以后,也会得到相应的处理。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贪腐,这就涉及到一个人性问题了,在利益面前,很多人都忘记了法纪。尤其是一些基层干部、乡村一级的干部,很多人都没有法律意识,更没有底线,唯利是图。
比如有的乡村干部的逻辑是天高皇帝远在本村,他就是一村之主,涉及到资金的分配问题,就由他们说了算。这样一来,有的乡村就出现了私下“搞钱”情况。比如有的人申请危房改造补贴时,他们在审核过程中可能私底下索要回扣,比如申请几万块要几千。
再比如,有的人建房需要审批时,村委就找各种借口卡,让村民给点好处才给上报审批。
还有的乡村干部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理由,私自吞掉低保资金,水利建设资金、扶贫基金等等。这些支农资金,最后落到村民手上的,可能就大打折扣。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初失落的时候嘎嘎香,现在被立案调查就是最终的结局,甚至很多人会被移送司法机构。
而且这几年我国的反腐力度越来越大,反腐意志也非常坚定,不管是大贪小贪,都别想逃过“法眼”,核心原因有几点:
第一,打击各种腐败行为才能取信于民
全国总共有14亿人口,现实当中,有很多干部利用手上的权利干一些违法的事,这就会让民众非常的愤怒,如果不而严厉打击这些腐败行为,也会扩大民众的不满情绪,甚至可能引发极端行为。所以这些年一直都在高压反腐,不断的清理那些腐败分子,才能树立威信,才能取信于民。
第二,防范财政资金被滥用
这两年,很多地方的财政资金都面临紧张的局面,这里面除了是因为地方上土地出让金收入锐减,还有个很大的原因,有些资金可能被贪腐或者浪费了。如果没有这些贪腐行为,那么很多资金就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地方上的财政资金就不会那么紧张。
所以想要解决地方财政压力大的问题,除了相关的刺激措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还要加大反腐力度,防范财政资金被滥用。
腐败行为害己害人还害国,对于这种行为,国家一定是零容忍的,所以那些总觉得“天高皇帝远”,一心想靠非法手段、靠自己手上的权限来谋取利益,最终都会得到严惩。
最后提醒一句,环球网消息:4月末,高层已经印发了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旧版的《规定》主要针对是农村“两委”成员,而新版的规定,明确农村基层干部所涉的群体有所扩大,适用对象进一步细化完善。
比如村务监督委员会、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成员、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或者监事、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等等,都被纳入了适用范围,
总之,反腐力度不断扩大,以后不管是在任的,还是已经卸任的,哪怕是离退休的,只要有腐败行为,一旦被查出来,就逃脱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