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中,军人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们肩负着保家卫国、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而对于军人这一特殊群体,确实有着特别的管理办法。其中,军人在退伍之后,两年之内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能做,那就是出国。



根据我国《保密法》相关规定,涉密人员在脱离岗位后需要有一个脱密期的管理,并且有义务对相关秘密进行保密。涉密人员一般可分为一般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核心涉密人员三个等级。相应地,他们的脱密期也各不相同。一般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 1 到 2 年,重要涉密人员为 2 到 3 年,核心涉密人员为 3 到 5 年。

在我国正规军中,大多数是义务兵,他们入伍参军两年后退伍,属于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管理为一到两年。同时,军队执行的 “军事法” 较为严苛。对于泄漏秘密的严重程度不同,一些人的脱密管理期会做出不同调整,有的人可能长达 10 年以上甚至终身不能脱离。比如部队中参与研究导弹、战机等高科技人才,他们的脱密期就非常长,出国需经过上级部门审批且难度很大。



可能有退伍的义务兵会疑惑,退伍时没听说不能出国的事情。这其实涉及到护照制度。出国需办理护照,退伍军人也不例外,这相当于一次审批。如果部队认为退伍人员出国可能有泄密风险,其护照可能迟迟办不下来,也就无法出国。在脱密期的退伍军人办理护照还需要担保人,普通人则无需。若退伍军人出国旅游,担保人可以是旅行社;若因转业后被公司派遣到国外,担保人就是所在工作单位。此外,退伍军人离开部队时会签保密协议,但大多数义务兵服役两年退伍,基本没机会接触部队机密,所以无需签订。而从义务兵转为志愿兵,则可能接触到机密,离开部队后需要签保密协议。

除了脱密期管理,军人在部队以及退伍之后也需进行机密管理。如今我国军人可以带手机进军营,但手机品牌必须是国产,不能是国外品牌,如三星、苹果等。这是因为国外部分品牌手机的数据可能被美国 CIA 等部门调取。军人入伍时,手机需进行检查,符合军队标准方可带入,不符合则上交管理。



对于军人泄密事件,处理非常严格,甚至会牵扯很多人。比如在 2020 年,东部战区就发生一起军人泄密事件,当事人被发现后直接送到军事法庭,不仅军衔降低还提前退役,其所在的班、排、连也都受到相应处罚。

为了更好地理解军人保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插入一个历史案例。在二战期间,各国都高度重视军事机密的保护。有一个国家的一名军官因疏忽泄露了重要军事部署,结果被敌方获取情报后,对该国军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打击,导致惨重的损失。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军事机密的保护至关重要,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总之,军人退伍后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管制,尤其是在脱密期内,有些事情不能随意去做。这既是对国家机密的保护,也是对军人自身的一种约束。军人在服役期间为国家奉献,退伍后也应继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纪律性,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