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高血压的比例显著上升,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据梁园区白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韩祝阳介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血管壁会逐渐失去弹性,变得僵硬。这种生理变化使得血管在应对血液压力变化时,调节能力减弱,从而容易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不仅可能引发心脏病、中风等严重疾病,还可能对肾脏、视网膜等器官造成损害。因此,老年人更应重视血压管理,积极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除了遗传等因素外,饮食习惯也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韩祝阳提醒老年朋友,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种容易使血压升高的食物,尽量避免或限制摄入。

高盐食物:很多老年人由于味蕾敏感度下降,口味偏重,喜欢食用高盐食物。然而,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盐中的钠离子摄入过多,会增加血管壁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引起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因此,老年人应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摄入量建议不超过5克。此外,还应警惕加工食品、腌制食品等高盐食品的摄入。

油炸食物:油炸食物以其香脆可口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但老年人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炸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热量,长期食用会导致体重增加,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此外,高温油炸还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健康。老年人应选择低脂、低热量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

高糖食物:高糖食物同样对老年人的血压管理构成威胁。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发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堆积,最终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此外,高糖饮食还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加速血管老化,进一步升高血压。老年人应减少甜食、含糖饮料等高糖食物的摄入,选择新鲜水果作为甜味的来源。

过多摄入酒精: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的益处,但过量饮酒则会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酒精进入人体后,会扩张血管,导致血压暂时下降。然而,随着酒精的代谢,血管会重新收缩,血压急剧上升,这种剧烈的血压波动对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此外,长期过量饮酒还会导致肝脏损伤、肥胖等问题,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老年人应控制酒精的摄入量,男性每日不超过两杯,女性每日不超过一杯(一杯约为30毫升纯酒精)。

在高血压的管理中,饮食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年人应坚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

最后,韩祝阳还特别提醒,除了饮食调整外,老年人还应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长期高血压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治疗和干预。

来源:京九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