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den分型
·J Neurosurg. 1995 Feb;82(2):166-79
·Ⅰ型:
供血动脉:脑膜动脉。
畸形:单个AVFM(Ⅰa型)或复杂/多个瘘口(Ⅰb型),通常位于主要静脉窦。
引流:直接引流入硬脑膜静脉窦或脑膜静脉,无静脉返流;包括引流入Batson硬膜外静脉丛的硬脊膜AVFM。
临床表现:搏动性耳鸣,颅鸣,颅神经受累,神经根病。
临床病程:通常为良性,自发缓解比例高。
Ⅰa型dAVFM,脑膜中动脉(MMA)通过右侧颞下入路引流至岩上窦(SPS);岩静脉(PV)仍为正向血流入SPS。
右侧颈内动脉(ICA)脑膜垂体干分支Bernasconi-Cassonari天幕动脉(taBC)未参与供血。
Ⅰb型dAVFM,MMA、ICA海绵窦段的分支和大脑后动脉(PCA)天幕分支(taDS)供血,引流至SPS;PV仍为正向血流入SPS。
Ⅰb型硬脊膜AVFM,根动脉(ra)的脊膜支(mra)为神经根袖上的病灶(df)供血。静脉丛扩张导致神经根和脊髓受压,但脊髓静脉引流不受影响。
Ⅱ型:
供血动脉:脑膜动脉。
畸形:单个AVFM(Ⅱa型),通常为高流量,或复杂/多个瘘口(Ⅱb型)。
引流:直接引流入静脉窦/脑膜静脉,伴返流至蛛网膜下腔静脉(皮层静脉)。同时引流入硬膜外静脉丛和髓周静脉的硬脊膜AVFM也归于此型。
临床表现:搏动性耳鸣,颅鸣,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癫痫,出血,颅内压升高。
临床病程: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或出血。
Ⅱb型dAVFM,引流入SPS,逆流至PV。
Ⅲ型:
供血动脉:脑膜动脉。
畸形:单个AVFM(Ⅲa型)或复杂/多个瘘口(Ⅲb型),通常位于主要静脉窦壁或神经根。
引流:引流入蛛网膜下腔静脉(皮层静脉),不经过静脉窦。
临床表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癫痫,出血,颅内压增高,脊髓病。
临床病程: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或出血。
Ⅲb型dAVFM,MMA和taBC引流至动脉瘤样的天幕静脉湖(T),并返流至瘤样扩张的颞叶下静脉(ITLV)。
Ⅲb型硬脊膜AVFM,mra为神经根袖上的病灶(df)供血,经动脉化的蛛网膜下腔吻合静脉引流至脊髓背侧静脉丛(dsv)。
骨膜(sp)和硬脊膜(md)之间的硬脑膜静脉丛(dvp)不参与病灶引流。
Cognard分型
·Radiology. 1995 Mar;194(3):671-80.
·Ⅰ型:引流至静脉窦,呈正常顺行引流。
·Ⅱ型:引流至静脉窦,但呈不完全顺行引流,存在返流。
Ⅱa型:逆行引流至静脉窦,无皮层静脉返流。
Ⅱb型:仅逆行引流至皮层静脉。
Ⅱa+b型:逆行引流至静脉窦和皮层静脉。
·Ⅲ型:直接引流至皮层静脉,但无静脉扩张。
·Ⅳ型:引流至皮层静脉,伴静脉扩张>5mm和>3倍正常引流静脉直径。
·Ⅴ型:颅内dAVFs引流至脊髓髓周静脉。
Zipfel分型
·Neurosurg Focus. 2009 May;26(5):E14.
CVD:皮层静脉引流;a:无症状性;s:症状性;ICH:颅内出血;NHND:非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
VEBAS评分
·J NeuroIntervent Surg. 2023 May 2:jnis-2023-020282.
·预测实现完全闭塞的可能:
0-3分完全闭塞率为0。
≥8分完全闭塞率72-89%。
以下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分型系统:Barrow分型
·J Neurosurg. 1985 Feb;62(2):248-56.
·A型:ICA和海绵窦之间的直接分流,多见于创伤性海绵窦动静脉瘘。
·B型:ICA脑膜支和海绵窦之间的瘘。
·C型:ECA脑膜支和海绵窦之间的瘘。
·D型:ICA和ECA两者的脑膜支和海绵窦之间的瘘。
Thomas分型
·Neurosurgery. 2015 Sep;77(3):380-5; discussion 385.
·基于静脉引流的分型系统:
后向/下方引流:岩下窦、岩上窦、翼丛、咽旁丛;前向引流:眼上静脉、眼下静脉;皮层引流:大脑中浅静脉,中脑周围静脉和小脑静脉系统。
关注“钟书医生”公众号:专治脑血管病,科普医学知识,追求文明生活!
来源:神经病学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