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北京市公安局接到群众的举报,称有一名药材商人正是潜逃了十年的大汉奸赵玉昆,曾是害死狼牙山五壮士的背叛者。得知此消息后,公安机关立刻展开了调查,迅速找到了这名药材商人。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这个商人显得异常慌乱,并频频否认自己曾经的身份。然而,他并未想到,指认他的人正是他的表叔,并且不少乡亲也作为证人指认了他。经过十年的逃避,赵玉昆终于被捕。



当这个消息传到中央时,杨成武将军兴奋万分,激动地表示:“我找了他十年,终于抓住了他!”十年来,杨成武从未忘记狼牙山的深仇大恨,如今终于能够为那些牺牲的英勇将士复仇,给他们一个交代。



那么,赵玉昆到底做了什么呢?为了揭开谜底,我们需要从头说起。



赵玉昆生于河北易县,家境贫寒。年轻时,为了改变命运,他加入了东北军。然而,赵玉昆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无法读书写字,想要在军中爬升相当困难。不过,赵玉昆天性聪明且待人豪爽,结交了不少朋友,在东北军中逐渐积累了声望,最终被提升为营长。



然而,赵玉昆的仕途并不长久。在918事变爆发后,东北军接到“不抵抗命令”,在没有一枪一炮的情况下,东北便迅速沦陷。失去了根据地的东北军,变得四分五裂,赵玉昆眼看前途渺茫,只得回到老家。



回到家乡后的赵玉昆,日子愈加艰难。生活的窘迫和社会的动荡让他无法找到稳定的收入来源,最终他开始染上歪路。很快,他结识了当地的恶霸地痞,与这些人混在一起,逐渐酝酿起做土匪的计划——劫掠百姓和商人,成为山寨的土匪头子。



当时,乱世中的土匪如鱼得水,甚至某些官员见到土匪,也不得不屈服。赵玉昆利用自己曾经的军人身份,开始在山中集结一伙人,定期下山劫掠,无论是富商还是普通百姓,都成了他们的目标。他强迫过路的商人和百姓交纳保护费,一旦有人反抗,便立即将其抓到山上处理。

赵玉昆的嚣张气焰使得当地百姓敢怒不敢言,他们无力抵抗这群手持刀枪的土匪。赵玉昆的行为引起了当地官府的不满,他们决定采取行动。但赵玉昆的土匪队伍早已变得强大且有组织,政府一时无法镇压他,最终赵玉昆因不慎得罪了某些官员,导致自己被捕并即将面临死刑。



就在行刑前的几天,日军突然进攻,整个县城乱成一团,官员纷纷逃离,连监狱也无人看守。赵玉昆借机逃脱,带领几名手下溜出了监狱。虽然他侥幸逃脱,但赵玉昆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困境。面对占领县城的日军,他的力量微不足道,很快便会被消灭。



然而,赵玉昆却在这一混乱中想到了一个机会——利用百姓对日军的仇恨,他打起了抗日的旗号,开始招募起“抗日救国军”,成功吸引了大批人加入。赵玉昆深知,只有借抗日旗号才能自保,甚至一度企图凭此崛起。



他开始收敛昔日的恶行,吸纳精兵强将,并找到曾在东北军服役的文人宋学飞作为军师。宋学飞虽然对赵玉昆的过去持保留态度,但看到赵玉昆真心为抗日而改变,最终同意加入。他们的队伍开始正规化,并命名为“七路军”。



然而,赵玉昆的队伍并未安定。很快,当地的另一个土匪孟阁臣也拉起了一支同样名为“七路军”的队伍。两支队伍的领导人因利益冲突,不仅抢地盘,还为争夺资源爆发冲突,甚至险些发生武力冲突。最终,赵玉昆通过宋学飞的帮助,暂时挫败了孟阁臣,但也未能稳定自己的军队。



接着,随着八路军的到来,赵玉昆面临了生死抉择。八路军希望将地方武装力量纳入抗日统一战线,而宋学飞也劝赵玉昆合作。为了生存,赵玉昆勉强答应了八路军的收编,成为冀中军区的三总队。



然而,赵玉昆的思想并未得到真正改变,他依旧心高气傲,甚至不满八路军的严格纪律。渐渐地,他对八路军的不满加剧,开始暗中搞非法交易,影响了部队的风气。由于赵玉昆的作风,三总队的纪律逐渐松散,这引起了八路军高层的关注。



1939年,孟阁臣的部队因肆意为非,被八路军清剿。这让赵玉昆深感不安,他害怕自己也会因为不遵守八路军纪律而遭遇同样的命运。为避免被惩罚,赵玉昆做出了一个决定——投降日军。1940年,他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投向了日军阵营,彻底背离了曾经的抗日旗帜。

赵玉昆的叛变震惊了所有人,杨成武等人都感到意外。他们曾以为赵玉昆仍有一丝抗日情怀,未曾想到他是最危险的叛徒。赵玉昆成为日军的先锋,直接为日军扫荡八路军和百姓,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941年,日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扫荡,赵玉昆带领日军围攻狼牙山。由于他的引导,狼牙山五壮士在赵玉昆的带领下牺牲殆尽,这让杨成武深感痛心,愤怒地誓言一定要将赵玉昆绳之以法。



经过多年的追捕,赵玉昆最终在1950年被揭露。原来,他的表叔在北平偶然发现了他,尽管赵玉昆面目全非,但亲人却一眼认出了他。愤怒的表叔随即举报了赵玉昆,最终赵玉昆在大汉奸的身份下被捕,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至此,狼牙山五壮士的冤屈得以昭雪,赵玉昆也终于为自己的背叛付出了代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