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YOU成都做成都独立书店市集的第五年。
参与书店/出版机构从第一年的6家,增长至28家。在讨论市集主题时,我们采集到诸多关键词:“流动”“祛魅”“青春已过”,但终究无法较为完整地概括其生态。
于是,我们决定带着观察再次回到书店诞生的地方——成都街巷,并试图写下主题:「街上的盐」。
为什么是盐?说起成都和书店的关系,我们想到的本应是更具代表性的标签,比如雪山。
雪山之巅圣洁、明亮,带来的神圣之感在某种程度上与文明相通,恰如博尔赫斯那句“我能想象的天堂,就是书店的模样。”
可当我们回到日常,以旷日持久的方式重新思考,或许,会偶然在杂乱的厨房里,发现与之其极为相似,却更为朴实的形状。
那便是,一勺盐。
盐,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之一,普遍存在于湖、海、地层与岩石之中。
而四川成都,自古盛产井盐。据《华阳国志·蜀志》载,战国末期,蜀守李冰总结民间经验,在广都(今成都双流)成功开凿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口盐井。
东汉制盐画像砖拓片,图源/四川博物院
上个世纪50年代,出土于羊子山汉墓的东汉井盐生产画像砖,更是生动展现了这片土地的先民们输卤场景、采卤楼架及制盐过程。
一直以来,盐都和雪山一样,是成都最为鲜明的符号之一。
也难怪那个叫杜子美的诗人,吟诵“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同时,不忘写下了“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峰西”。
可爱的是,当我们循着诗人的步伐,在文字的世界里翻找,发现许多写作者,都悄悄地偏爱着盐。
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余华《活着》
我原以为自己就是大地的盐,也曾害怕会失去自己的咸味。
安德烈·纪德 《人间食粮》
盐里面一定有些出奇地神圣的东西。它也在我们的眼泪里和大海里。
纪伯伦《我的心只悲伤七次》
醒来,口中含盐,好似初尝喜悦。
北岛《早晨》
我会永远记住 ,阳光下的鸟、盐、风 。
西川《洼地》
于是我取了些盐,在大海漫过我们之际。
英格博格·巴赫曼《盐与面包》
我爱您就像爱盐一样,不多不少。
莎士比亚《李尔王》
可见,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盐,不仅为食物带来不可或缺的滋味,提供维持健康的营养物质,也建构着一方水土的历史与人们的精神世界。
同样,作为城市的符号,成都的街巷格局全国独树一帜:数量众多,经纬纵横,为一切有趣的事情提供天然生存空间。
其中,当然也包括独立书店。
有意思的是,盐是地球的结晶,生长在这座城市中的书店却是「街上的盐」。
它们具备盐的一切特性。
微小的颗粒度。与传统书店不同,大多独立书店都以更加细部的方式出现,它们在体量上更小,拓展方向日趋垂直,经营模式也更加灵活。
比如五昭路上的小一点·书店平移了几个铺面之后,直接以“小小小一点”为名,在街头扎下了更深的根,与之为邻的折角,面积仅11平方米,却塞下了3000册书籍。
这并不是说小体量是独立书店的唯一出路。
众所周知,浮于野从“大浮”到“二浮”,就将70㎡的书店梦做到了2000㎡,此后更是从老城区的街巷拓展至城西与城南的商业体。
它的与众不同,包含着盐的第二个特性:纯粹。颇具个性的书店及其主理人,以其独特的魅力聚集了一大波高粘性的读者。
落在彩虹街的一苇书坊也是个例子,不知道多少人曾在这里端着思想的精酿在享受着精神的按摩,度过一个愉快的傍晚。
其三,流动性。在漫长的发展史中,盐曾以其珍贵,作为一种货币流通。
正如今天,我们必须接受且允许一家书店发生动态,开张、闭店、迁徙、暂歇,都是值得祝福。
从大源到玉林再到红星桥的晚读书店,经历过两次闭店、三易其址,终于在2025年迎来了一个樱花盛开的春天。
此外,盐,每日必食,摄入量却基本恒定。
南朝刘勰曾以“煮海为盐”喻读书,书店同样如此,日常涌动的读者,是其生命力的象征。
更为巧合的,街和盐的组合,还谐音成都独特的街巷地理形态——街沿,四川方言念作“Gai Yan”,指屋檐遮掩下的台阶或地面。
作为店铺与街道交界的区域,街沿是一个迷人地带,对成都人来说,它是空间及生活的延伸,更是想象的延伸。
我们在为本次书店市集做概念设计时,也充分考量到了这一点。
一方面,呼应书籍,颜色选择接近于纸张,整体画面注重文字排版,并使用手写字与圈点,模拟阅读做笔记时的感觉;
另一方面,从盐巴与成都街沿的形象中提取视觉元素,将书店像盐粒结晶一样,落在街沿中,就像它们在街巷中生长那样。在现场,阅读我们设计的纸质版独立书店地图,感觉会更加直观。
正如即将开业的浅礁书店所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街沿。”
吃火锅,喝咖啡,摆龙门阵,都可能发生在街沿。尤其出太阳时,坐在街沿边上,是成都人对好天气最大的认可和尊重。
书店的街沿也不例外,这里总发生一些独特又奇妙的氛围。
比如,在浮于野只卖诗集的“大浮”,站在那条叫“安居”的小街,我们曾围观过一场浩浩荡荡的百人读“杜甫”的一个下午。
一苇书坊的街沿,常年被荒弃的床垫钢丝、轮椅,散落街头的花瓶碗碟簇拥,路过总觉得闯入了一个不经雕琢的舞台剧场。
Localand S/王笛·街头书店/三联思想库的门口曾有过一场分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隆溪与历史学家王笛、设计师王亥街头摆龙门阵,拥在街头的读者一边尖起耳朵听,一边端着纸碗嗦面,双方相得益彰,互不影响。
书卷气与生活感极限拉扯,合理且可行,这样的情形发生在成都街沿,也只能发生在成都街沿。
想念街沿,便来GaiYan
5月17日至5月18日(本周六、日)
「街上的盐」
2025成都独⽴书店市集
一年一度,书店过节
虽然此前已推出详细预告
小都在这里再为大家划个重点
市集现场
最不可错过的10大含“盐”耍法
拿走不谢
白读书屋,读本屋,方寸书店,浮于野书店,果皮书店,Localand S×三联思想库,来树下书酒馆,退步集旧书房,晚读书店,屋顶上的樱园,小一点·书店,野狗商店DOOGHOOD,一苇书坊,有杏书店,长野书局,折角书店,八光分文化,乐府文化等28家书店纷纷到场。
随机赠书/限定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详细请询各书店摊位
市集的新伙伴:根系书店,浅礁书店,弋鸟,以籍书店,半盏书店,鲑鱼书店,孤岛书店前来报到,现场见。
“你好,认识一下”市集新伙伴报到
5/17 14:40-15:40
三家闭店/即将闭店的书店:野梨树书店,星星诗社,荒原书店,限时返场市集,开店开心,闭店开心,每天都要开开心心。
“我曾拥有一家书店”对谈会
5/18 14:20-15:20
一场来自屋顶上的樱园的全新演绎。
致敬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小说家何大草首创方言话剧《大慈寺》剧本围读暨新书发布会
5/18 16:10-17:10
一场来自来树下书酒馆的分享会。
“致命陌生人”鉴别指南——FBI犯罪侧写师的安全忠告
5/17 16:00-17:30
此次市集,除了亭中的现场音乐,还有一场专辑路演等你来听,注意地点都在室外。
绿叶红花乐团首张原创专辑《故土、远方与花朵》路演
5/18 15:20-16:00
Yard Radio-150xs/Yard Radio-Nanceei现场音乐演绎
5/17-18 15:00-18:00
这里是“让嘴巴吃点好的”农场餐桌,20家中小型生态家庭农场齐聚,嘴巴吃饱,脑袋吃好。
袋袋相传/集齐蔬果章召唤好吃的
二手书交换活动今年有点小新意,请你带来一本书,请你带走一本书或一份蔬。不管是哪种,都能收获新鲜。
7年观察熬出来的成果,一家家挨个跑,挨个写,里面还有我们关于做了5年书店市集的干货分享及独立书店主理人独家盘问,浓缩成一份地图,一份观察,一份报告。
YOU成都摊位填写“2025成都阅读问卷”免费送,赠完即止。
问题都是刨根问底的那种,有认真务实,有调皮可爱,也有针对性尖酸刻薄,欢迎围观。
为了方便查阅
现场限时活动一览表
请惠存
剩下的精彩,请交给现场
本周末两天,我们GaiYan见
「街上的盐」2025成都独⽴书店市集
时间
5月17/18日 14:00-19:00
地点
院⼦⽂化创意园
(成都市武侯区玉洁巷3号)
主办
YOU成都 X 院子文化
「街上的盐」2025成都独⽴书店市集目录
如需更加详细、全面、“厚盐”的究极指南戳
查收2025年成都独立书店全新电子地图戳
编辑、图源丨YOU成都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丨YOU成都抖音
今日头条丨一直播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