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5月12日,在重庆市丰都县移民广场,一场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宣传盛会在此拉开帷幕,为全市呈现了一场安全教育课,生动诠释了“防灾减灾,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实战演练展锋芒 科技赋能显力量

当日10时25分,大屏幕切换至三建镇分会场,一场“科技预警+精准调度+高效处置”的应急范式震撼上演:监测设备发出尖锐警报,三建镇洗澡池岩体位移险情被实时捕捉。在县-镇-村-组的“四重网格”体系之下,警报秒级推送至应急指挥中心等多部门,无人机等科技装备迅速投入使用。7户13名群众在5分钟内完成撤离,专家组现场研判、临时安置点启用、次生灾害排查等操作行云流水。“以前觉得地质灾害离我们很远,今天看到房屋裂缝的镜头才意识到危险可能就在身边!”现场观摩的群众王女士感慨道。

接下来的森林火灾扑救展现了“群防群治”的智慧。在模拟火情中,护林员查看监控,十户联防体成员携带灭火工具迅速集结,与专业救援队形成协同作战模式。这场标准化流程的示范,不仅验证了“打早、打小、打了”的灭火原则,更彰显了“人人都是防火员”的基层治理效能。

安全教育进校园 沉浸体验筑根基

在丰都第一小学分会场,“沉浸式”防灾教育正在上演。警报响起,5000余名师生迅速反应,学生们“伏地、遮挡、手抓牢”,师生们按照预定路线有序撤离,3分钟便完成集结。而在科技馆内,学生们通过VR体验设备感受地震,在模拟区学习急救技能,实现了“知识从书本到实践”的跨越。学生张超说:“这次演练让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巧。”比如地震来临时要迅速躲到桌子下或墙角等地,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和颈部。“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进行防灾减灾等安全教育。”丰都第一小学校校长廖俊国说。


移民广场主会场,救援装备展示区与互动体验区内,消防灭火机器人、森林灭火风机等“硬核”装备引得市民驻足,让群众近距离感受科技赋能防灾减灾的力量。而在宣传咨询区,转盘答题、防灾飞行棋等趣味游戏将安全知识转化为“沉浸式体验”。

来自丰都县人民医院的杨医生表示,观看完分会场防灾减灾的相关工作,生活上的行为习惯会有所改变:家中日后会常备救生灭火设施,日常生活中向父母和子女普及应急知识。杨医生还说“同时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更应该将我了解到的公众应急技能宣传出去。”

长效治理聚合力 全民共治筑防线

“此次集中宣传活动,不仅是一次防灾减灾的‘大练兵’,更是一次全民安全意识的‘大洗礼’。”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除集中宣传活动外,全市各地结合本次活动,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的良好氛围。


“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是我们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基础。”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之后将深入基层一线,推动应急知识进机关、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和家庭,重点针对暴雨洪涝、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风险,加强极端灾害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知识培训。同时开展以村组为单元的转移避险单点演练及盲拉盲练,抓实五个关键环节,提高基层实战和转移避险能力,将防灾减灾宣传常态化、长期化、长效化。

“防灾减灾不是一日之功,而需久久为功。”丰都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全县防灾减灾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验。活动期间,丰都县启动“隐患排查百日攻坚”行动,对全县地质灾害点、森林火险区、洪涝易发区进行排查,建立“一患一档”动态台账。此外,丰都县还创新推出“安全积分制”,鼓励群众通过举报隐患、学习知识等方式积累积分,兑换急救包等物资。这一举措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形成了“人人查隐患、家家保安全”的浓厚氛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