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国民级药企,云南白药的名字可以说非常权威了。

而且很早云南白药就已经诞生,在注册成为企业后,又迅速成长为了千亿市值的大公司。

然而在这样一片繁荣的景象下,云南白药却多次被爆出了“黑料”。



去年多名高管集体被带走调查这件事几乎是人尽皆知。

那么这些高管都是谁?他们又为什么会被带走?



云南白药最初其实是一位叫曲焕章的云南乡村医生所创造的。

在战乱年代四处行医,据说他观察受伤的动物用草药疗伤,反复试验后制成了白色药粉,取名“百宝丹”。

不过也有记载说他的医术传承自一位游医师傅,两人走遍云贵川采药,最终改良出止血消炎的良方。



无论哪种说法,这药粉的神奇效果很快传开,连枪伤都能救急,成了民间口口相传的“救命丹”。

直到1916年曲焕章的药通过官方检验,这才正式开卖。

后来他不断改进配方,甚至加入一颗“保险子”,号称能让重伤者吊住一口气。



而真正让白药声名大噪的,是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

当时云南士兵带着小药瓶上阵,受伤后撒上药粉继续冲锋,战后连官方都题词夸赞其“功效十全”。

但后来由于曲焕章因拒绝交出配方被软禁,最终在58岁时离世,临终前将秘方托付给妻子缪兰英。



直到1955年缪兰英主动将配方献给昆明政府,而这个秘方也被定为“绝密级”,从此“百宝丹”改名“云南白药”。

之后在高层批示下,云南白药厂正式成立,这家企业就此踏上现代发展之路。

到了1993年它成为了云南首家上市公司,从传统药厂转型为现代化企业,营收从最初的0.58亿元一路攀升,三十年间翻了六百多倍。



自从进入21世纪,云南白药不再局限于药粉。

2003年推出的含药创可贴,硬是从国际品牌手里抢下66%的市场份额。

两年后上市的牙膏更是一鸣惊人,靠着“能止血”的卖点,愣是把日化巨头打了个措手不及,市场份额冲到24%以上,一年卖出60多亿元。



如今的云南白药,既有老牌产品稳坐细分市场头把交椅,又在搞康养中心、研发医美产品,甚至把牙膏卖成了“国民必备”。

2024年财报显示当年营收首次突破400亿元,牙膏、创可贴等四大品类稳居全国第一,连续13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百强。



从山间小药房到千亿集团,云南白药这一路走得并不容易。

而进入21世纪以后的改变更多的其实要归功于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



说起云南白药,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家里常备的止血药。

但其实这家百年老字号曾经也遇到过发展瓶颈,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让局面有了转机。

这个人就是王明辉,在他接手云南白药后,这家老企业像是按下了加速键,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发展历程。



那时候的云南白药虽然名气不小,但主要就靠几款传统产品撑着,发展速度明显跟不上市场变化。

王明辉上任后意识到,光靠老本行肯定不行,得想办法让这个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公司架构,把原本分散的研发、生产、销售环节整合起来,让整个团队能更高效地运转。

这种改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毕竟要打破多年形成的习惯。



紧接着王明辉把目光投向了产品线,单靠止血药这类传统产品,市场迟早会遇到天花板。

于是云南白药开始尝试跨界,推出了牙膏这个看似不搭界的新产品。

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觉得一个做药的企业跑去搞日化,这不是瞎折腾吗?



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很有远见,云南白药牙膏硬是在强手如林的牙膏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

这个成功案例不仅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证明了老字号也能玩转新花样。

在市场拓展方面,王明辉也下了一盘大棋。他不再满足于云南白药只在西南地区吃得开,开始推动全国化布局。



通过建立更完善的销售网络,云南白药的产品逐渐走进了全国各地药店、超市的货架。

同时公司还加大了研发投入,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新产品。

这一系列动作下来云南白药的业绩开始稳步提升。



王明辉带给云南白药的不仅是一时的业绩增长,更重要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

当然企业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但不可否认的是王明辉在关键时刻的决策,确实为云南白药后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只不过这样一个带领云南白药走向新方向的人,却在2023年突然宣布辞职,甚至在一年后还卷入了更大的黑料之中。



从2023年初到2024年初,公司5位核心高管接连辞职,随后被曝出正接受调查。

事情得从2023年3月说起,当时掌舵云南白药20多年的董事长王明辉突然宣布辞职,理由是“个人原因”。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常见,但蹊跷的是紧随其后,公司的首席销售官、首席运营官等高管也陆续离职。



这么多人短时间内集中离开,显然不太正常。

后来有媒体报道,这些高管其实是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涉及的问题可能和公司早前的一次收购有关。



市场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

高管集体出事,投资者难免担心,这种担忧直接反映在了股价上。

那两天云南白药的股票一路下跌,市值蒸发超过60亿。



要知道这家公司可是A股市场的“优等生”,突然闹这么一出确实让人意外。

虽然业绩没有受到打的影响,不过高管风波带来的阴影没那么容易消散。



毕竟一家企业的长期发展,光靠产品好还不够,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同样重要。

目前云南白药已经有了新的领导班子,或许高管被集体带走的影响也已经被消化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