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5月13日电 清晨,莫干山万亩竹海还未苏醒,细听,云雾中已是莺声婉转。这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翠绿山峦间,分布着德清95%以上的民宿。在这里,游客乐得在茶香袅袅中,觅一处宁静之地。

  2024年德清的846家民宿共接待游客超890万人次,营收超30亿元。从“过路游”到“过夜游”,让“歇脚处”变“目的地” ,德清民宿如何用漫山遍野的绿意,将“生活”卖出了价?

  好风景里布局“新业态”

  从清晨的茶园采摘到夜晚的星空露营,从传统手工艺体验到现代户外运动,在占地三百亩的田园秘境里,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站在“缦田”民宿开阔的大草坪上,创始人徐萍怎么也没想到,当初只是想打造一家接待会所的她,如今在这片土地上,竟拓展出一个具有十几项特色活动的多业态民宿。

  “从孩子两三岁开始,我们每年都会到‘缦田’玩几天,现在孩子已经小学四年级了,45个客房中的特色房间几乎住遍了。”来自上海的刘琰,将此处当作孩子成长的天然课堂。细致的服务和多元的体验项目,是这个家庭年复一年选择回归的理由。

  “从2016年开业到现在,能明显感到客人入住的天数在变长,今年以来,我们就接待了二十几批住半个月的客人。他们不出‘缦田’,便能感受到‘文、教、农、旅、体’等多种体验。”未来,徐萍想再打造一些更有文化底蕴的项目,让客人真正地慢下来、静下来。


  “缦田”民宿全景。新华网发“缦田”民宿供图

  民宿+文创、民宿+体育、民宿+旅拍、民宿+露营……在以“宿”为主的乡村度假旅游业态基础之上,德清持续在好风景里布局新经济,推动“科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推进民宿与文化非遗、体育、农业、商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相互结合,把民宿产业从单一住宿业态向“民宿+”产业集群转变。

  “由于民宿的体量资源有限,仅靠民宿‘单打独斗’很难。因此,我们因地制宜做好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从最基础的交通通讯、水电气、环境卫生到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导入,将莫干山区域建设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民宿发展搭建高能级平台。”德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德清县累计接待游客197.9万人次,同比上升43%;实现旅游收入27.29亿元,同比上升44.7%。德清县民宿平均入住率达81.7%,实现营收约5920万元。

  奇思妙想打出“金招牌”

  这几天,“喜玛拉雅·尼泊尔”主题民宿的女主人菜菜忙着为客人定制颂钵疗愈课程,这些“远道而来”的尼泊尔手工铜钵,又为民宿增加不少异域气息。

  五年前,菜菜与来自尼泊尔的丈夫飞龙定居莫干山,并将一栋老屋改造成极具尼泊尔风情的主题民宿。如今,餐厅里时常飘荡着咖喱和玛莎拉茶的香气;来自加德满都的铜铃、文创,让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异国情调;每逢尼泊尔新年,互不相识的客人相聚在院子里共庆佳节……独特的文化氛围不仅“圈粉”一众中国年轻人,不少外国友人也闻声而来。

  “喜欢一切舒适的空间、真诚的人,享受在陌生的环境里遇见合得来的人,没有目的、没有准备。”民宿一角的游客留言簿上,类似的感受比比皆是。菜菜认为,治愈的环境、民宿主与客人间共鸣和情感纽带是让游客沉浸这段时光的关键。

  “我们接待过最长住45天的客人,他家小朋友跟我们一起种地、做菜、遛狗,感受尼泊尔文化,好像真的把这里当成了家。”这几年,菜菜有意将客房的功能做了简化,反而将更多心思花在了公区,“我们想让客人走出房间,感受生活的温度。”


  游客在“喜玛拉雅·尼泊尔”主题民宿品尝尼泊尔美食。新华网发 “喜玛拉雅·尼泊尔”主题民宿供图

  在德清,像这样凭借奇思妙想改造出“金招牌”的民宿,远不止菜菜一家。“橙月·黑胶唱片”民宿收藏了1300多张黑胶唱片,吸引不少志同道合的游客;“莫干山居图”以图书馆为主题,在大厅设置了一面高13.9米、宽15.8米,约有2万本书的大书墙;“溪山原宿”民宿在后院种植了近百种香草,客人能自制香薰、享受“香草私汤”……

  “一个主题、一个主人、一个故事、一桌佳肴、一组活动、一打伴手礼、一种文化共鸣”,近年来,德清以此为创意,着力提升民宿核心吸引力,高品质建设“莫干生活,宿在德清”品牌。

  在“千万工程”引领下,德清积极响应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计划。通过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专家上门指导等举措,70多家具有不同风格和主题的民宿正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民宿管家炼成“多面手”

  提前联系客人、推荐游玩地点、安排行程、带队徒步……“五一”假期期间,“缦田”的民宿管家孙贝忙得不可开交。但这样的生活,却让她越过越有奔头,时常觉得成就感满满。

  “管家姐姐,莫干山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今天我们去哪里探险?”“溪边野菜可以尝尝吗?”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孙贝早有准备,在她看来,民宿管家像个全能选手,需学会“十八般武艺”,并且要不停地学习。让客人不必操心吃什么、怎么玩,也是他们不愿走的一大原因,“我们还与很多客人处成了老友,他们每次来,都会给我们带些家乡特产。”

  持续进修、“见世面”是让管家不断成长的重要方式,“我们每年都会到莫干山民宿协会组织的培训班学习,有专业老师教授茶艺、调制咖啡等,对技能提升很有帮助。民宿老板也会带我们去各地标杆民宿‘取经’。”如今,扎根民宿行业八年的孙贝,正朝着金牌管家的目标努力。


  民宿管家参加插花技艺培训。新华网发 德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很多成功民宿都有具备复合能力的‘六边形战士’,即优秀民宿主理人或管家,他们需同时具备认知、营销、服务、创新、管理、文化传播六大能力。”莫干山民宿协会副会长刘杰介绍。

  为了让本地民宿管家有标准、规范可循,德清率先在国内完善民宿管家职业的认定、培训、考核机制。2020年,德清县发布了县域《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规范》。

  2021年,刘杰创办的莫干山民宿管家培训中心正式运营。“这是全国第一家有资质、有标准的乡村民宿管家培训中心。”刘杰说,目前,培训中心已面向当地及四川、内蒙古等地的学员开展管家服务培训达11840人次。

  随着民宿管家这一职业逐渐走向标准化,在德清,越来越多“持证上岗”的民宿管家们,在绿水青山间为远方来客绘就“诗与远方”。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采写:郭妍廷

  设计:战晓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