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面食,随便一个山西人都可以来一段专属于咱的“报菜名”!小编今天就刷到了一条这样的做面视频……
到底是什么样的美食,能让山西人这么努力,快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营养丰富的“杂粮之面”
视频里在制作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饸饹面。
图源:视觉中国
饸饹面,古称“河漏”,又称“活络”“河捞”,作为山西传统面食的代表,饸饹面承载着千年的饮食智慧。元代农学家王桢在《农书·荞麦》中记载:“北方山后,诸郡多种,磨而为面或作汤饼,渭之河漏”,印证了这道美食的悠久历史。
饸饹面的灵魂在于独特的杂粮配方,以“五谷之王”荞麦为主料,配以高粱或小麦调和,不仅赋予面条独特的口感,更带来丰富的营养组合。荞麦所含的维生素P、芦丁及多种氨基酸,配合高粱中的膳食纤维,形成天然的养生配方,让这一道朴素的面食焕发出健康食养的魅力。
图源:视觉中国
这样一碗饸饹面,不仅吃得营养,也吃得安心。但要想真正领略它的魅力,还得从它背后那套“硬核”的制作工艺说起。
做面还要用到“杠杆原理”?
饸饹面的制作堪称面食界的“力学艺术”,枣木打造的饸饹床架在灶台上,将揉好的面团填入锥形洞中,下有钢片凿上漏孔,用杠杆推压活塞,金属漏孔中便流淌出匀称的面条。
不论精巧的家用“拧麻花”式小床,还是厚重的饭店用“压活塞”式大床,都能创造出同样惊艳的面条——这正是传统工艺的精妙所在。
图源:视觉中国
在制作的过程中,“三沸两浇”的煮面诀窍也尤为关键:初沸时添凉水稳火候,二沸时观面条舒展,三沸时迅速起锅。配合提前备好的温开水防回生,最后淋上秘制卤汁,整套工序行云流水,将物理原理与烹饪智慧完美融合。
正是这一系列繁复却不失节奏的工序,为饸饹面赋予了独特的质感与风味。而当这些匠心之作被盛入碗中,一场关于味蕾的盛宴才刚刚开始。
一口下去,满满都是“家乡味”
一碗好面,不只是“做”出来的,更是“吃”出来的,真正的魅力,还要落在舌尖的那一口。
当热气腾腾的面条盛入面碗,浇头的浓香与面香在葱花香菜的催化下迸发。筷子挑起筋道圆润的面条,入口瞬间便能体会古称“活络”之名的真谛——麦香在齿间流转,卤汁的浓郁与杂粮的甘甜层层交融。这份流传千年的老味道,让人们在一碗接一碗中,吃出了黄土高原最真实、最温暖的烟火气。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馋了?别着急,小编这就整理了几家好吃的饸烙面馆子~
推荐店铺
荞面河捞(忻州古城店)
⏰ 营业时间:09:30-23:00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忻州古城秀容书院东北
推荐理由:酸汤浓郁,筋道爽滑
老宋饸饹面
⏰ 营业时间:11:00-21:30,22:00-03:00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长风西街街道晋祠路128号
推荐理由:面条筋道、入味,量很足
三晋老田饸饹面(中大街店)
⏰ 营业时间:11:00-14:30,17:30-21:30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滨河街道中大街南1号德和大厦4层
推荐理由:量大实惠,特色、正宗
在山西,面食不止是饱腹的选择,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用双手揉出的热气腾腾的温度。一碗饸饹面,从揉面、压制再到入口,每一步都饱含着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与情感。
也难怪,每当锅中热气升腾,饸饹面总能轻易唤起人们心中最朴素的满足与归属感——这,正是地道山西味的温柔所在。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