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国庆节,山东济正公司董事长龚印文突然 “人间蒸发”。公司对外宣称,他前往北京办理直销牌照,紧接着要奔赴美国筹备上市,还承诺很快回来发放拖欠投资者的款项。



然而,这个承诺如同泡沫,龚印文自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再也没有回来。随着他的离去,济正公司的投资者们如梦初醒,惊觉自己投入的资金恐怕早已石沉大海。

离开中国后,龚印文的日子并未如他想象中那般逍遥自在。在美国,他被黑社会盯上,被迫 “捐献” 了百万美元;在英国,遭遇合伙人的欺骗,损失惨重;到了东南亚,还经历了绑架威胁,可谓是步步惊心。

曾经在国内风光无限的他,在海外却如同丧家之犬,处处碰壁。这一切的转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龚印文的早年,探寻他走向覆灭的轨迹。



仕途辉煌,春风得意马蹄疾

1989 年,40 岁的龚印文在枣庄市体育界可谓声名显赫,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才华,他被提拔为枣庄市体育委员会主任。在其任职期间,枣庄市的体育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1990 年,全国围棋国手邀请赛在枣庄市成功举办,这场赛事吸引了聂卫平、马晓春等众多国内顶尖棋手以及国外高手参赛,一时间,枣庄成为了围棋界瞩目的焦点,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不仅如此,龚印文还积极推动各类体育赛事在枣庄的落地,全国女子青年篮球联赛、山东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等赛事相继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当地民众对体育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氛围。

更为耀眼的是,在他的任期内,三名枣庄籍运动员在不同的国际比赛中勇夺金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这在当时的山东省体育界都引起了轰动。龚印文的名字也随着这些成绩,被更多人所熟知,他在仕途上可谓是一帆风顺,前途一片光明。



邂逅爱情,冲冠一怒为红颜

1991 年 5 月,龚印文前往济南出差,这本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工作行程,却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济南,他遇见了范洁聪,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仿佛有电流通过,爱情的火花迅速点燃。

彼时的龚印文已为人夫,然而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感情,他彻底沉沦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范洁聪的感情愈发深厚,两人的关系也逐渐从隐秘走向公开。

在范洁聪的影响下,龚印文的内心开始动摇,他对原本安稳的生活和仕途产生了厌倦,渴望与范洁聪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于是,在爱情的驱使下,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递交了辞职报告,辞去了枣庄市体育委员会主任的职务。这一决定震惊了身边的所有人,毕竟他正处于仕途的上升期,放弃如此光明的前途,实在令人费解。

龚印文的妻子得知此事后,强烈反对他的做法,试图挽回这段婚姻。但龚印文去意已决,他以夫妻感情不和为由,坚决提出了离婚。

最终,他与妻子分道扬镳,和范洁聪组建了新的家庭。此时的龚印文,或许以为自己迎来了人生的新起点,却未曾想到,这只是他走向深渊的开始。



涉足商海,初尝创业之艰辛

离婚后的龚印文,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范洁聪来到了济南。凭借在体育界积累的人脉资源,他出任了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然而,隔行如隔山,擅长体育工作的他,在商业经营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

这家公司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实实在在的核心产品,经营模式也不够成熟。在龚印文的管理下,公司不仅没有起色,反而每况愈下,很快就陷入了困境,面临倒闭的危机。

看着公司的状况日益糟糕,龚印文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不做出改变,自己和范洁聪的生活都将陷入困境。就在他感到绝望之时,范洁聪发挥了她的人脉关系,找到了自己的前男友 —— 一位在省政府担任要职的 “贵人”。

在这位 “贵人” 的帮助下,龚印文成功获得了一笔 1000 多万的贷款,这笔资金如同救命稻草,暂时让公司起死回生。

经过这次危机,龚印文意识到,要想在商海立足,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他回想起自己早年对养生的浓厚兴趣,以及对中医理论的一些研究,此时社会上正兴起一股 “保健养生” 的热潮,龚印文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决定投身保健品行业。



转战保健,初露商业之锋芒

2000 年,在范洁聪及其朋友的帮助下,龚印文成功收购了一家濒临倒闭的保健品公司,并将其改名为济怀,也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山东济正保健品公司的前身。收购公司后,龚印文全身心地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中。

他凭借自己对养生的了解,推出了一款保健酒产品。为了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可信度,他不惜重金聘请所谓的 “著名中医” 为产品代言,在电视台等媒体上投放大量广告,宣传产品具有神奇的功效。

这些广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济怀公司的保健酒迅速走红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随着产品销量的不断攀升,公司的规模也逐渐扩大。

龚印文趁热打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加盟商,通过收取高额的加盟费和给予销售提成的方式,吸引了众多人加入他的销售网络。在短短几年间,济怀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龚印文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然而,龚印文并不满足于此,他的野心越来越大,开始谋划更大的商业版图。2004 年,他做出了一个震惊商界的举动,斥巨资收购了有着 200 年历史的老字号医药公司 “隆宝堂”。

“隆宝堂” 在山东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拥有众多独特的药方和深厚的品牌底蕴。龚印文收购 “隆宝堂” 后,试图借助其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自己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对外宣称,将利用 “隆宝堂” 的药方开发更多优质的保健品,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年,龚印文又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策,他在济南大桥附近圈地 1200 亩,声称要建设亚洲最大的 “中医药保健品加工基地”。这个项目不仅吸引了当地政府的关注,也让投资者们看到了龚印文的 “宏伟蓝图”,对济正公司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一时间,龚印文成为了商界的焦点人物,他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被人们视为商业奇才。



疯狂敛财,庞氏骗局渐成型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龚印文的野心也膨胀到了极点。他不再满足于通过正常的产品销售和商业经营来获取利润,而是将目光瞄准了投资者的口袋,开始策划一场惊天骗局。他以济正公司为平台,构建了一个复杂的传销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加盟商不仅要缴纳高额的加盟费,还被鼓励发展自己的下线,每发展一个下线,加盟商就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提成。这种金字塔式的结构,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其中。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龚印文推出了所谓的 “理财产品”,承诺给予投资者高额的利息回报。他对外宣传,济正公司实力雄厚,即将上市,投资公司的产品和 “理财产品” 将获得丰厚的收益。

为了让这个谎言看起来更加真实,龚印文不惜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包装和宣传。他将与政府官员的合照挂在公司显眼位置,营造出公司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假象;在公司内部,设置豪华的办公环境,给人一种实力强大的感觉。

此外,龚印文还利用媒体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公司的业绩和产品功效。在他的精心策划下,许多人被蒙蔽了双眼,纷纷将自己的积蓄投入到济正公司。

从 2001 年到 2007 年间,龚印文通过这种方式非法集资高达 24 亿元,非法获利 40 亿,受害者多达 3 万余人。这些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龚印文的账户,但大部分并没有用于公司的实际经营和发展,而是被他用于维持公司的虚假繁荣、支付前期投资者的利息以及个人挥霍。

这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 “庞氏骗局”,一旦没有新的投资者加入,资金链就会断裂,整个骗局也将随之崩塌。



危机降临,仓皇出逃海外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济正公司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新投资者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而前期承诺给投资者的高额利息却需要不断支付。到了 2006 年,公司开始出现无法按时兑现利息和本金的情况,投资者们的恐慌情绪逐渐蔓延。

面对这种情况,龚印文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安抚投资者,他承诺会尽快解决问题,让大家耐心等待。然而,这些承诺只是他拖延时间的手段,他心里清楚,公司的资金链已经岌岌可危,随时可能断裂。

2007 年国庆节前后,龚印文预感到公司即将崩盘,他和范洁聪开始秘密转移资金。他们提前将大量资产转移到海外,并在多个国家购置了房产,为逃亡做好了准备。

与此同时,他们还对外发布消息,声称龚印文前往北京办理直销牌照,随后将赴美国筹备上市,很快就会回来解决投资者的问题。这个消息暂时稳住了部分投资者的情绪,但实际上,龚印文和范洁聪已经买好了机票,准备逃离中国。

2007 年国庆节当天,龚印文和范洁聪携带大量现金,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在海外逍遥法外,过上奢华的生活,却未曾想到,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悲惨的命运。

海外遇劫,狼狈不堪如丧家犬

到达美国后,龚印文和范洁聪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法律的制裁,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然而,他们的高调行为很快引起了当地黑社会的注意。那些黑社会成员得知龚印文是从中国逃来的富商,身上携带了大量财富,便打起了他的主意。

一天,一群自称是为教会筹集善款的人找到了龚印文夫妇,他们手持枪支,威胁龚印文 “捐献” 100 万美元。身处异国他乡,龚印文夫妇孤立无援,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他们不敢反抗,只能乖乖交出了这笔巨款。

这次遭遇让龚印文夫妇深受打击,他们原本以为美国是自由的天堂,却没想到会遭遇这样的危险。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决定离开美国,前往英国。在英国,他们与一个温州人合伙开了一家房产经纪公司,希望能够在房地产领域重新开始。

然而,他们再次遭遇了不幸。这个温州合伙人见财起意,趁着龚印文夫妇对业务不熟悉,偷偷将公司的资产转移,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龚印文夫妇不仅投资的钱打了水漂,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英国的失败经历让龚印文夫妇心灰意冷,他们又辗转来到了新加坡。在新加坡,龚印文看到当地的保健品市场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于是又想重操旧业,成立了一家新的保健品公司。

然而,他的行为再次引起了不法分子的注意。一天下午,龚印文在外处理业务时,突然被一伙绑匪掳走。绑匪事先对他的背景有所了解,知道他是个有钱人,于是狮子大开口,向范洁聪索要 800 万美元的赎金。

龚印文夫妇陷入了绝境,他们既不敢报警,又拿不出这么多钱,只能四处筹钱。最终,为了保住龚印文的性命,范洁聪不得不支付了部分赎金,才将龚印文赎了回来。

经过这一系列的打击,龚印文夫妇身心俱疲,他们关闭了在新加坡的公司,前往马来西亚度假,试图放松一下心情。然而,他们的逃亡生涯并没有就此结束。在马来西亚度假期间,龚印文夫妇被一位济南老乡认出,这位老乡曾是济正集团非法集资案的受害者之一。

看到龚印文夫妇后,他毫不犹豫地向当地警方报了警。马来西亚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并确认了龚印文夫妇的身份。2010 年 5 月 6 日,龚印文夫妇在他们下榻的酒店被警方逮捕。



回国受审,法律严惩终成空

龚印文夫妇被逮捕后,中国警方与马来西亚警方积极沟通协调,最终成功将他们引渡回国。回到中国后,济南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济正案件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

经过详细的调查取证,龚印文夫妇的犯罪事实逐渐清晰。从 2001 年 10 月至 2007 年 10 月间,济正公司共向社会非法集资 24 亿元,涉及受害者 32081 名,造成损失 19 亿余元。

龚印文将非法集资所得的大部分款项用于个人挥霍,购置了大量的房产、豪车和奢侈品,还设立了多个空壳公司进行虚假宣传,骗取更多资金。在逃亡前,他们还销毁了公司账目,将 2000 多万元藏匿于他人名下,企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2013 年,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济正集资案进行公开审理,检察院以集资诈骗罪对龚印文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龚印文的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给众多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犯罪情节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坏。

最终,法院一审判处龚印文死刑,范洁聪无期徒刑。龚印文对判决结果不服,提起上诉。2015 年,我国刑法进行了修正,集资诈骗罪取消了死刑,最高刑罚改为无期徒刑。

2016 年 10 月 26 日,济正集资案再次开庭审理,法院认定龚印文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以集资诈骗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终身政治权利,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范洁聪维持原判。

龚印文从一个前途光明的体委主任,堕落成为一个人人唾弃的阶下囚,这一悲剧的根源就在于他的贪婪和急功近利。他被金钱蒙蔽了双眼,放弃了原本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妄图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巨额财富,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