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都市残联
与成都电台新闻资讯998频率
共同打造的广播类专题节目《风雨人生》
又和大家见面啦!
风雨人生·温暖牵手
本期主题:锦爱伙伴,让关爱无处不在
节目主持人:吴军、娜娜
嘉宾:锦江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赵庆华,锦江区残疾人代表白向莉,暖巢行动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陈瑾仪
本期音频回放
点击此处跳转原文
文字内容请往下看
黑暗里我们用精神点亮生命,我是陈晓勇,让我的歌声穿越黑暗,带给世界无限光明;
风雨中泥泞挡不住我们前行,我是雷庆瑶,虽然我失去了双臂,但是我从未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
我是金晶,很多人都说我们坚强,其实是因为我们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坚强。
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却可以用坚毅与执着抒写出健全丰满的生命华章——《风雨人生》。
本节目由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与成都电台新闻资讯998频率联合主办。
走近你、拥抱你、倾听你、关爱你,凝聚爱心,温暖牵手。
吴军:温暖牵手“锦爱伙伴,让关爱无处不在。”
娜娜:为落实市残联“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决策部署,助力建设品味锦江幸福城区,锦江区残联积极动员和引导企业商户关心、关注残疾人,组建“锦爱伙伴”爱心企业联盟,推动扶残助残主体遍地生花,为残疾人提供便民、贴心服务,让社会关爱惠及每一位残疾人。他们如何做到区域全覆盖、生活服务全覆盖、残疾人员全覆盖?区残联爱心机构、残疾人朋友怎么看待这个项目?本期节目真诚分享。
吴军:好,今天我们请到了本市锦江区的几位嘉宾,做客直播间的嘉宾是锦江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赵庆华,我们请赵理事长来给大家打个招呼,赵理事长您好。
赵庆华:您好,主持人。
吴军:还有一位锦江区的残疾人代表,请这位女士自我介绍一下。
白向莉:听众朋友大家好,我叫白向莉,来自锦江区国槐社区,属于成龙街道的,我是三级肢残残疾。
吴军:欢迎您,白女士。
  
娜娜:欢迎我们的赵理事长,还有白女士做客我们今天的节目,欢迎两位。我们刚才说到“锦爱伙伴”是锦江区推出的一个助残品牌,赵理事长,能不能先请您给我们的听众朋友介绍一下,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推出的呢?
赵庆华:是这样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是一个浩繁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广泛的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和各方面力量开展扶残、助残活动。为了落实市残联“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锦江区残联创新建立了“牵手‘福’蓉·“锦爱伙伴”助残品牌,努力填补政策帮扶以外的空白,为残疾人提供从物质到精神、从特惠到普惠的全方位服务,让社会的温暖之光照耀到每一名残疾人。
娜娜:谢谢赵理事长的一个介绍。我们听到“锦爱伙伴”这个名称,一听就让人感觉非常的亲切,也很温暖。这个名字当初你们在设想它的时候是有一个什么样的寓意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赵庆华:是这样的,“锦爱伙伴”它的由来,首先“锦”就是锦城,既是成都,亦有锦江之意,“爱”主要是指扶残助残是一项爱心的事业,“伙伴”就体现了各方主体之间平等的关系。
吴军:三言两语,赵理事长介绍得非常清楚。我们问一下白女士,“锦爱伙伴”这个项目你从一个残疾人的角度是什么时候关注到的?
白向莉:应该是年初的时候,我在锦江残联的公众号上面就看到发布了一个爱心企业的清单,就是“锦爱伙伴”的清单,当时一看,锦江区各个街道,包括很详细的一些地址,有1000多家的商户。
吴军:1000多家?
娜娜:有点出乎意料。
白向莉:是的是的,很长很长的一个清单。
吴军:是不是特别兴奋?
白向莉:对,我当时就先看了一下在我们国槐社区周边有哪些企业,发现有特别多的一些餐饮企业。
吴军:餐饮企业加入了。
白向莉:是的。前不久我还去了一家,因为我比较喜欢打乒乓球,有一个小伙伴就给我介绍,就说在牛市口有一个搏鳌乒乓球俱乐部,它也是我们“锦爱伙伴”的其中一家,就约我去打球,现场就去体验了一下,感觉特别好。
吴军:得到什么样的一些服务了?
白向莉:当时去的时候,他们的老板敖老师就在现场。虽然是天天打球,但是我觉得水平实在是很一般,他就给我讲了一下,指导我怎么提高反手的弹击,包括正反手的一些切换,包括一些发球套路,这些挺实用的一些技巧,我觉得真的受益匪浅。
吴军:聊到兴头上,我们先休息一下,稍后是一段广告,两位嘉宾,稍后我们继续。调频99.8,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风雨人生》,这是一档残疾朋友的广播节目,已经播出19年了,我是吴军。
娜娜:我是娜娜。欢迎回来。我们的节目是在周六下午的三点十分,首播日的同一时间重播,节目直播期间热线电话为您全线开通,号码是02884336757。您可以搜索调频fm99.8,也可以在喜马拉雅app的搜索栏里输入“998风雨人生”,就能够找到我们的音频专栏,可以随时随地的回听节目音频,还可以留言互动。
吴军:是的,可以回听节目音频。另外在节目直播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在喜马拉雅搜索成都新闻广播在线同步收听。场外我们还设立了一部爱心助残专线,现在也是残疾朋友的就业援助热线15108282311。
“希望我们的盲人朋友赶快去体验下“锦爱伙伴”,因为区残联还在不断地优化无障碍功能。”
“锦江残联,还有成都残联都关注了,应该是锦江区残联上面经常就有宣传,那个时候名单里面就有1000多家的“锦爱伙伴”了。不管是饮食行业的,还有一些像我那天去的搏鳌乒乓球俱乐部这种,包括理发的,尤其餐饮店最多,对残疾人有优惠。”
“锦江残联跟我们一起建立的“锦爱伙伴”暖巢行动,因为我们是建筑企业,我们跟锦江残联进行了党建联建,发挥一下我们的企业性质,有一个国企担当,为残疾人家庭进行比如说我们瓷砖修补、水龙头、开关面板这些进行小修小补的一个志愿者活动。”
“从锦江区残联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发动社会各界的爱心公益力量,让“锦爱伙伴”遍及锦江区的大街小巷,服务残疾人朋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温暖签收“锦爱伙伴,让关爱无处不在”,继续播出。
吴军: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今天我们请到的是来自锦江区的几位嘉宾。现在做客直播间的是锦江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赵庆华,还有一位是锦江区的残疾人代表白向莉。我们再一次请出赵理事长和白女士,欢迎两位。好,我们一起来跟听众朋友继续交流。赵理事长,关于咱们“锦爱伙伴”,刚才谈到了它的背景,包括白女士也谈到了她去体验打乒乓球的一些感受。咱们从残联的角度是如何来实施的?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些介绍和分享?
赵庆华:好的,主持人。作为区残联,为了保证“锦爱伙伴”项目落地落实,而且保证每项工作进展有序,我们成立了“锦爱伙伴”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关的联动协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议事决策机制、监督激励机制。经过一年的探索,我们基本上形成了以区残联为牵引,以三支力量为支撑,一是爱心企业,二是爱心人士,三是公益主体,这三支力量作为支撑。以助困、助学行动、灵敏伙伴行动、暖巢行动等多项助残行动为载体的特色助残品牌。整个项目开展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的关注报道,同时也获评了2024年第九届“520”公益季的十佳公益项目,这个项目也受到了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吴立岩等多位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吴军:这确实听起来非常好,咱们建立了一些机制是吧?也动员了那么多社会资源,最可贵的就是在区内能够动员上千家企业、机构来做这个事儿,特别好。
娜娜:帮扶也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让人觉得特别的暖心。非常感谢赵理事长的一个介绍。想问一下白女士,刚才听我们赵理事长介绍了这么多,您和身边的朋友对这些爱心单位是不是相对来说都比较了解呢?
白向莉:我们现在通过我们区残联公众号了解到这些“锦爱伙伴”,也看了宣传视频,通过仅“锦彩生活”这个小程序来查找身边的“锦爱伙伴”,特别方便。
娜娜:那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
白向莉:我有一个橘子姐,关系挺好的,她是去了狮子山街道的春阳水饺。
娜娜:春阳水饺,我们成都的朋友其实应该是不陌生的。
白向莉:对,还挺有名的一家水饺店。她就说去了以后看到“锦爱伙伴”的标志,进店就看到,就说有残疾人证这种可以打8折,而且老板很热情。
娜娜:好亲切。
白向莉:老板很热情,大家好还有聊聊天,关键是味道也挺好,价格又给打了8折。
娜娜:对,心里更暖了。
吴军:包括咱们锦江区的幸福餐厅,是吧?很多外区的残疾朋友都偶尔去吃,听说特别优惠,我们都不好公布它的价格,到时候商家压力太大。
白向莉:而且特别巧,我今天中午就去幸福餐厅了。
吴军:你今天中午就去了呀?
白向莉:对,我今天刚好上午在盐道街这边的安全广场,我本来是中午了,顺便往这边走一下,去找一家中餐店吃午饭的,我看这不就是我们那个视频里面宣传的幸福餐厅吗?
娜娜:就感觉一下子找到了组织一样。
白向莉:就是。
娜娜:好,刚才其实白女士还提到了一家乒乓球俱乐部,我们得知它的负责人也是一位下肢残疾的朋友,是一位非常有担当的朋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段录音,来听一听搏鳌乒乓球俱乐部负责人兼总教练敖章徐怎么说。
敖章徐:我本身也是持证残疾人,自己本身也是从运动员参加全运会这样子,后面又上大学,后面就自己创业。所以说对于咱们锦江区残联的“锦爱伙伴”联盟,有了这样子一个对残友的,从日常生活服务这块有一些折扣优惠的活动,我一直是非常支持,也很愿意参加。我们实际给到残友的优会或者是折扣这块是这样子,残友到我们这边是直接可以打8折,平时日常我们也会每年或者每半年会搞一些公益的乒乓球,或者一些其他室内的体育活动,一些比赛、一些交流沙龙这些也会有。另外针对于青少年的这种小残友,去年我们也做了公益训练营乒乓球项目,也是为锦江区的残疾人体育乒乓球项目尽一份力,后备人才的这种人选,能够去挖掘一下。特殊群体这一块儿,愿意自己参加体育锻炼的,本人有意愿单独出来咱们这儿也是有一些,但是不是特别多。“锦爱伙伴”这个项目挺好的,希望后面能够多去推广,让咱们的残友能够多多走出家门参加体育锻炼,这样子对于平时的康复复健,甚至心理建设这块都是有很好的帮助的。
吴军:这位敖教练他鼓励咱们残疾人朋友能够多走出家门去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看看咱们直播间的白女士是不是就属于这类人,经常走出家门是吧?
白向莉:是的。
吴军:你去打乒乓球就是去的敖老师这家博鳌乒乓球俱乐部?
白向莉:是的。
吴军:我觉得敖老师他本身也是一个残疾人,还能够来做公益,让我们肃然起敬。你见到他本人了吗?
白向莉:见到了,挺帅的一个老板,很年轻。
吴军:还要教残疾人朋友。
白向莉:对,而且我觉得他特别能够理解我们的这种想法,而且有针对性地给我们提建议,包括陪我们练了一下,特别实用。
娜娜:是一位特别有同理心的老板。
吴军:因为他自己也是有一些不方便,所以他感同身受。赵理事长,听到这儿是不是你也觉得特别欣慰?
赵庆华:对,因为我们“锦爱伙伴”这个品牌,它除了聚集大、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和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外,还有一个就是吸引残疾人商家,残疾人能以残助残。相当于把社会各界的爱心公益力量全部转化为残疾人关爱服务的重要力量,这就是我们“锦爱伙伴”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吴军:这也充分体现出自助互助,是吧?
赵庆华:对。
吴军:赵理,听说你们在持续开展“锦爱伙伴”助残项目的期间也是特别重视党建引领,你们和不少机构都开展了党建联建,川商总会应该就是其中一家很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了。我们就和听众朋友一起来听听这家组织的党委副书记、执行秘书长唐俊介绍他们深度参与“锦爱伙伴”的一段录音。
唐俊:川商总会我们从成立的时候开始,就希望通过社会组织、会员企业家们一起来回馈这个社会,承担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所以说从一开始我们就致力于5个服务,其中有一个就是服务社会,服务社会这个板块重点就是希望企业家更多地回馈社会。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秘书处找小切口,企业家们有公益扶贫、公益帮扶等等,我们也在关注。因为当时我们和成都市锦江区残联,还共同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当中成立了公益先锋志愿者团队。我们就了解到,残联在开展“锦爱伙伴”助困助学的行动倡议,我们就觉得正好和我们的初心和想法是一致的,就在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来临的时候,就发起了一个“川商牵手伙伴,让爱散发光芒”锦爱伙伴助困助学行动倡议,积极参与成都市的“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就从秘书处这个维度,资助了两名残疾家庭的贫困学生,希望通过我们能够有一个示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川商他们在社会责任当中看到助残的板块,希望他们更多地参与,这是秘书处的一个初心。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在我们的会员群体中去宣传成都的“锦爱伙伴”,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不少的理事单位,他们开始自觉地来参与“锦爱伙伴”,就是根据他们自己的情况,在他们的辖区内,一个方面从企业家自己去参与,另外一个也发动他的员工一起去参与,力所能及的。有些还为残疾人提供一些岗位,有些是从他们的产品、从他们的服务维度去帮助残疾人。
吴军:据我们了解,“锦爱伙伴”已经推出1年多了,区残联就凝聚了上千家企业、机构和组织,可以说是非常生动地践行了成都“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的核心精神。接下来我们想要请赵理事长给大家分享一下项目启动至今取得的一些成效,赵理事长。
赵庆华:好的,主持人。从我们区残联来讲,这个项目成效最主要就是对于残疾人的一个反馈。从我个人来说,3个“心”方面的成效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方面就是“开心”,我们壮大我们爱心企业的联盟,以千企助残,让残疾人更享开心。从这个板块我们是坚持立体宣传的思维,动员我们全区残联领域通过公众号、视频号、联络群广泛宣传我们“锦爱伙伴”的爱心企业联盟。目前主要吸纳的零售、餐饮、医疗、娱乐等10余个领域的“五小门店”(即小型食品经营店、小餐饮店等五类小型经营场所类小型经营场所),截止到目前,“五小门店”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441家,这个数字也是在动态更新过程中。而且我们将“锦爱伙伴”服务板块镶入到锦彩生活的微信小程序,残疾人朋友可以通过这个微信小程序进去,里面有专门有一个栏目叫做“锦爱家园”,里面就有锦爱伙伴的一些详细情况。同时我们还联动百度地图的运营商,它这边也可以定期更新我们百度上的地图标注,通过以上的手段,我们残疾人朋友能够快速找到就近就便的优惠和免费的服务。
娜娜:确实很方便,听的我都有点心动了。
赵庆华:对。刚才连线川商总会就是这种,我们动员鼓励十余家大中型的企业共同实施“锦爱伙伴”助困助学行动。这个主要是我们为15户有困难的残疾学生家庭提供结对帮扶的支持,每个月给予一定的资金,相当于一个助学金嘛。最后我们还联合成都七建这些党建联建的合作单位,就才我们刚才连线的那位老师说的,这些伙伴单位我们共同实施“锦爱伙伴”暖巢行动,这个板块主要是为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类似于水电设备等一些零星维修的服务,这是第一个“心”。第二个“心”就是“安心”。安心主要是通过发展爱心服务队伍,以日常关怀让残疾人更感安心。这个板块我们主要是三个着眼,第一个着眼是让残疾人的心情得到排解。主要是动员残疾人邻居、物业的职工这些群体,组成关爱陪护队伍,共同实施“锦爱伙伴”邻里伙伴行动。我们在一年中,通过我们的工作,为全区有需求的21名独居残疾人提供了一加一的结对帮扶服务,切实做好日常关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邀请邻里伙伴与结对残疾人一起去看电影、看表演、参加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方式增进彼此的感情,同时密切相互的联系,让我们结对帮扶成为一个自然的常态。
娜娜:同时也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赵庆华:对。
娜娜:特别好。
赵庆华:第二个着眼就是我们着眼让残疾人的矛盾得到化解。这块我们主要是动员一些有特长的居民,包括了我们法律工作者,还有些德高望重的辖区居民,这些人群组成了100余人的一个矛盾化解队伍,帮助残疾人朋友干什么事情呢?一个是解决邻里生活的一些琐事,还有物业方面这些小微的这些矛盾纠纷,这样就可以足不出户就把这些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第三个着眼就是我们着眼于让残疾人的困难得到疏解。这块我们主要是要去发动、去动员一些有能力、有资源、有渠道、有爱心的人士,为残疾人提供物资、资金、岗位等方面的支持服务。第三个“心”就是“舒心”。这一方面主要是动员爱心公益的主体,以多样的服务让残疾人更加舒心。主要是聚焦残疾人日常生活的一些需求,联系动员了我们与残疾人日常照料、日间用餐这些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加入助残行动。目前大概吸纳了区内32家日间照料中心、35家养老助餐点提供服务。同时还汇集了比如说星空里、黑暗中对话、自强关爱中心等多家社会组织和企业。目的是什么呢?为残疾人提供一些就业咨询、技能培训方面的专业的社工服务。目前提供了3000余次服务,同时为残疾人捐赠物资810余件,提供了就业岗位150余个,还举办了一场国际残疾人日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为参会残疾人提供了528份伴手礼。总而言之,我们整个通过“锦爱伙伴”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对扶残、助残的社会化补充和延伸,汇集我们整个的社会力量,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扶残助残的格局。
吴军:特别好,一桩桩、一件件,刚才赵理事长您在细数的时候,我们也是特别欣慰。刚才赵理事长也提到了,锦江区残联开展党建联建的另外一家单位,就是七建党支部,他们那儿建立了一个暖巢行动。还有一点时间,我们请导播帮我们联系上了暖巢行动志愿者服务队的副队长陈瑾仪,请她来给我们简要做个分享。陈队长是90后,很年轻,我们来欢迎年轻的陈队长,您好,陈队长。
陈队长:主持人好,朋友们大家好。
吴军:现在赵理事长,还有锦江区的一位白老师都在我们的直播间,现在我们节目所剩的时间不是很多,请您简明扼要地分享一下你们服务队在“锦爱伙伴”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陈队长:去年的7月份,我们公司与锦江残联进行了党建联建,我们也很荣幸地成为了“锦爱伙伴”志愿者。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们与锦江残联开展了“锦爱伙伴”行动。当然我们也结合自己公司的企业性质取的名字叫“筑巢行动”,迅速地成立了一个筑巢行动工人志愿服务队,为残疾人家庭进行维修服务。在3月中旬,我们收到了锦江残联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了21户残疾人家庭的维修清单,志愿服务队对其进行了一个首轮的评估和建议。在3月24日,我们工人志愿服务队与锦江残联的工作人员形成了一个联合勘察小组,深入锦江区辖区的残疾人家庭里进行实地走访和勘察,了解维修需求,对于瓷砖地砖脱落、更换水龙头、插座面板等问题进行一个小修小补,和他们家庭成员也进行了详细的沟通,确保我们的维修方案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我们后续也将根据勘查结果形成一个最终的维修方案,组织推进我们的维修工工作,为残疾人家庭办好实事。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8户残疾人家庭的维修工作。
吴军:特别好,8户残疾人的维修工作都是由咱们七建这边来完成的,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爱心善举,虽然是一些小的服务,但是对残疾人朋友来讲都是非常急需的。今天我们的节目已经走到了尾声,其实很多爱心单位在谈到这项服务的时候他们都提到,他不是单方面的给予,咱们残疾朋友自强不息的精神反过来也激励咱们的企业、咱们的员工能够更好地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和今后的人生,所以它是一个双向奔赴,这也是咱们“锦爱伙伴”最大的价值所在。今天也感谢锦江区残联的赵理事长,也感谢咱们白女士,希望我们“锦爱伙伴”能够继续深入、持续的推进下去,惠及到更多、更广的残疾兄弟姐妹,谢谢你们!
娜娜:感谢两位,感谢赵理事长,还有白女士,谢谢。好的,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画上句号了,节目编辑主持吴军娜娜,感谢朋友们的信任和聆听。
吴军: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
来源:成都残联、成都新闻广播
转载:成都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