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日,彬州市义门镇联合市残联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村社开展肢体残疾人辅助器具“现场评估+线上申领”一体化服务,以科技赋能精准匹配需求,以暖心服务传递民生温度,有效解决肢体残疾人辅具适配“最后一公里”难题。
提前摸排需求,定制助残服务。为确保辅具适配工作精准高效,义门镇与市残联提前组织镇村两级残联专干、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问询等方式,对全镇残疾人辅具需求进行了全面摸排。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评估现场,医疗康复机构通过残疾等级、生活状况差异、日常活动障碍等维度,为残疾人进行功能评估,并依托残联辅具适配系统生成个性化方案,涵盖轮椅、助行器、护理床等10余类辅具,切实做到“一户一策、一人一档”。
手把手教申领,助残服务零跑腿。为简化流程,在便民服务大厅“依申请公开受理区”,镇残联干部协助残疾人通过“陕西辅具适配服务平台”,服务实行“评估即申领”模式,现场配备5名专职人员提供政策解读、材料审核等全流程指导,并开通“快速审核通道”,确保申请材料当日提交、当日初审、当日转报市残联复核。
流程精简提效,省时便捷利民。义门镇南堡子村村民张大伯拄着旧拐杖,缓缓走进镇便民服务中心。65岁的他因车祸左腿粉碎性骨折,过去申请辅具要跑镇里、交材料、等审核,“折腾两三趟,没一个月下不来”。这次,从进门到出门用了不到半小时!他拉着老伴感慨:“现在办事像‘点外卖’一样快,连我这老头子都能轻松操作!截至目前,全镇19个村社、50余名肢体残疾人完成评估及线上申报。
后期义门镇将联合市残联加快审核进度,分批开展适配服务,建立动态跟踪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入户指导等方式保障辅具使用实效,切实将惠残政策转化为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