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新突破:“肝动脉灌注”让晚期肝癌患者重燃希望
55岁的王先生怎么也想不到,一次皮肤巩膜发黄(黄疸),竟让他踏上了漫长的抗癌之路。
1个月前,家住黑龙江鸡西的他,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发黄、腹胀症状,大便颜色越来越浅,小便却如浓茶般深。当地医院 CT 检查发现,其“肝左叶及肝门部多发占位性病变”—— 这意味着肝脏内有多个异常肿块。
在接受保肝治疗后,症状并未明显改善。17 天前,他前往长春市一家大型三甲西医医院就诊,医生考虑到他因胆管堵塞导致严重黄疸,决定先行胆管支架置入术,即通过微创手术在胆管内放置支架,撑开狭窄胆道,以恢复胆汁引流。
手术后,王先生的黄疸稍有减轻,但右上腹始终隐隐作痛,按压时痛感明显。更棘手的是,2天前他突然开始发热,体温最高达 38.8℃,还频繁恶心,呕吐出草绿色胃内容物。
“西医的支架解决了胆道梗阻问题,但肿瘤本身仍在进展,加上术后身体虚弱,症状反复发作。”回忆起当时的困境,王先生表示,经朋友推荐,他转入我院普外科,希望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寻求转机。入院后,上腹部增强 CT 进一步明确:肝左叶及肝门部的多发占位考虑为胆管细胞癌(肝癌的一种病理类型),且已处于晚期,肿瘤侵犯胆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这也是此前黄疸和反复发热的根源。
患者的上腹部增强CT影像
“王先生在外院接受的胆管支架术是典型的西医对症治疗,解决了‘管道堵塞’的燃眉之急,但针对肝内肿瘤的核心治疗,仍需更精准的方案。”普外科主治医师金鑫亮说,晚期肝癌单纯依靠西医手术或靶向治疗存在局限性,而中医的整体调理能改善患者体质,减轻西医治疗的副作用,两者结合才能 “标本兼治”。
经过多学科会诊,团队决定采用 “肝动脉灌注治疗技术(HAIC)”—— 这是一种通过动脉将高浓度化疗药物直接输送到肿瘤组织的介入技术,并同步配合中药疏肝健脾、清热解毒。金鑫亮医生形象地比喻:“如果把肿瘤比作‘坏疽的树根’,西医的介入治疗就像‘给树根直接浇毒药’,而中药则是‘清理土壤、增强树干抵抗力’,在让‘树根’枯萎的同时,不让‘树干’被药物拖垮。”
手术中,医生通过股动脉穿刺,将细导管精准送达为肿瘤供血的肝动脉,瞬间注入高浓度的抗肿瘤药物。金鑫亮医生说:“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是全身的上千倍,但流经正常肝脏和其他器官的药物很少,这就是介入治疗‘高效低毒’的奥秘。”
术后次日,王先生的发热和腹痛就明显减轻;第3天,体温恢复正常,食欲逐渐好转;配合中药调理一周后,困扰他许久的恶心、乏力等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状态大大改善。
据了解,王先生接受的“mFOLFOX - HAIC 方案”是我国学者基于 EACH 研究优化的治疗方案,尤其针对多次西医治疗(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耐药、合并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的肝癌患者,疗效优于传统靶向药物索拉非尼。
“像王先生这样在外院接受过西医对症治疗,但肿瘤仍进展的患者,正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适用人群。”金鑫亮医生介绍,科室已通过该技术治疗110余例肝癌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的肿瘤甚至缩小到具备手术切除的条件。
从西医的“对症支持”到中医的“整体调护”,再到介入技术的 “精准打击”,王先生的治疗过程正是中西医结合优势的缩影。现代医学的技术进步和传统医学的智慧,让晚期肝癌不再是‘绝症’。
金鑫亮医生所在的普外科团队,在科室负责人季德刚带领下,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大肠癌、肝癌、胰腺癌,均取得了良好的诊疗效果。他们通过这种“双管齐下”的模式,为更多像王先生一样的患者搭建起延续生命的桥梁。
内容来源/普外科
初 审/姜旭阳
复 审/罗宗键
终 审/郭家娟
医院地址
红旗院区:长春市工农大路1478号 0431-86178018
儿童诊疗中心: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185号 0431-81953838
妇产诊疗中心: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2号 0431-80568666
治未病(慢病管理中心)、针灸推拿中心:长春市工农大路工农南胡同177号
农安分院:农安县烧锅镇长白公路与东盛路交汇处 0431-81877999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白山医院: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长白山大街3052号 0439-5080906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解放路31号 0932-82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