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人民代表网讯(赵成刚 通讯员曹成群 杨勇)近日,石家庄市鹿泉区铜刻技艺作品展览在区民俗文化展馆举办,鹿泉区关工委、区文联、区教工委、区文广体和旅游局、区文化馆、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区太皓艺术家研究会、宜安镇的有关负责人和众多艺术爱好者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这次展览为广大市民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交流展示平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这些珍贵的非遗“鹿泉铜刻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这次展览的举办者是石家庄鹿泉区宜安镇宜安村年届七旬的退休教师刘群生。他是鹿泉铜刻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资深的铜刻艺人。“门里出身自带三分”,他自幼受到家庭熏陶,从最初的临摹刻字,到后来开始尝试自己设计印稿,这一坚持就是50多年,到现在他已经做了有200余幅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他用凿子、冲子、刻笔、铁锤、剪刀等传统工具,通过划、凿、冲、剪、打磨等流程对铜板进行艺术创作,被誉为“以铜为纸七旬翁、以铁为笔的传承人”。



这次展览共展出了百余幅作品,内容涵盖花鸟鱼虫、草木、书法、人物等题材的作品,反映了民风民俗、文化艺术、劳动场景等内容,作品内容质朴自然,线条流畅,极具艺术表现力。



自开幕式以来,不少市民前来参观鹿泉铜刻技艺作品,从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刘群生老师每天热情接待参观者,一招一式讲解铜刻技艺,当讲到“一件作品需要十几天,一张铜片锤万遍,一件铜刻藏匠心,甚至一个月才能完成”时都赢得了热烈掌声,刘群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高兴地说“通过展览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鹿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鹿泉铜刻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唤起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共同谱写鹿泉文化的新篇章”。

编辑:陈彩轻(实习)

责编:白俊宝

监制:殷光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