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湖南耒阳那个“00 后”钟芳蓉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很高兴,但她爸妈心里却有点犯嘀咕。

原来钟芳蓉考上的是北大考古系古生物学专业,这专业被称作“最孤独专业”。有多冷门呢?在钟芳蓉考上之前,2010 年入学北大考古系的一个学生,晒过一张毕业照,照片上就他自己。

网友还开玩笑说:“这下钟芳蓉在学校可逃不了课,她一旷课,全系连老师都能放假!”那这个专业为啥这么冷门?现在已经大学毕业的钟芳蓉又去了哪儿呢?



北京大学考古系,正式名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这历史可追溯到 1922 年。刚创立的时候,那可是相当厉害的“开山大宗”,创始人是著名考古学家马衡。1934 年马衡调到故宫博物院当院长,院长就换成大文豪胡适了。从建国到“文革”那会,文博学院给我国培养了好多考古专业人才,还摸索出适合咱本土考古的“北大模式”,一直沿用到现在。

可到了 21 世纪,考古资源越来越有限,全世界考古事业都走下坡路了,文博学院招生也遇到困难。再加上信息爆炸时代来了,大家对考古专业的美好想象破灭了,这专业学生平常不是在田野,就是跟远古化石打交道,特别枯燥。

在这种情况下,北大 2008 年设立了古生物学专业。这专业刚开的时候,就不被人看好。虽说北大这块招牌在那,按说招生不该难,但这专业课程枯燥,就业前景也不明朗,分数线还不低。

研究古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门槛可高了,学生得对古生物特征、地貌发展变化特别熟悉,还得有扎实的地质学知识和推演能力。这么高门槛,好多高分考生都不敢报。在全国,包括北大在内,也就三所高校能开这个专业。

就算这样,还是有一些对这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报了。2005 年山东理科状元张博然,大三的时候从原来专业转到古生物学专业,成了这个专业第一名学生,也是那一届唯一的学生。毕业后,他去美国伯克利大学接着搞古生物学研究。

后来,北大古生物学专业又陆续来了几个“单传”学生,他们在研究领域默默努力、各有贡献,就是外界知道的不多。直到 2014 年,这个专业才在网上引起大家关注。



2014 年 6 月,北大古生物学专业毕业生薛逸凡在北大图书馆前拍了张特别的毕业照,还传到人人网。照片就她一个人,上面却写着“北京大学 2010 级古生物专业合影”,这一下就引发热烈讨论,把这个“高冷”专业推到大家眼前。当时有个说法,薛逸凡毕业后,这专业的“六代单传”就断了。其实薛逸凡之后,有侯铭泳、安永睿两名学弟报考,不过他们毕业后,这专业确实有几年没人报,直到 2020 年钟芳蓉入学,情况才改变。

钟芳蓉报考这个“冷门”专业,一开始是受著名考古学家樊锦诗影响。她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从小就对文物、历史研究特别感兴趣。因为钟芳蓉家里条件普通,父母都是工人,她报考北大古生物专业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后,质疑声不断。



什么“穷人家孩子没见过世面”“又没前途又没钱途,谁报这专业”之类的话到处都是。但钟芳蓉从来没后悔,她在微博回应说:“从事考古是我从小的梦想,选专业虽然只用几分钟,但我会坚持很久!”还有网友开玩笑说:“几年才出一个学生,这哪是‘冷板凳’,分明是‘宗门天骄’!”

钟芳蓉考上北大的消息传出去后,整个考古圈都来送祝福。还没入学,她就收到好多考古研究所、各地博物馆寄的礼物,重 50 斤。

她偶像樊锦诗送了本自传,还在扉页写了“勿忘初心,坚持理想”。她父母虽然是普通务工人员,但特别支持女儿的理想,鼓励她“尽力就好”“喜欢就好”。



2024 年,北大考古学院官方微博发了张照片,在考古学院毕业典礼上,钟芳蓉穿着学士服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表毕业致辞。毕业后,她坚定选了热爱的考古专业,追随着偶像樊锦诗的脚步,去了敦煌博物院,成了一名考古研究员。

这份工作既有编制,又是她真心喜欢的。现在,估计没人再质疑钟芳蓉的选择了。这世上,能在自己真正热爱的岗位上工作的人可不多。钟芳蓉作为成绩好的“寒门贵子”,没去追求那些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顶着压力选了自己想走的路,这份清醒太难得了。

大家对钟芳蓉的选择是怎么看的呢?你身边有没有那种坚持选择理想专业的例子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起讨论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