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1

5月11日,全国“文艺赋美乡村”交流活动暨大地流彩乡情艺术团走进重庆北碚素心村活动正式开幕,农业农村部相关领导、全国有关省市代表、重庆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重庆市各涉农区县代表及高校专家、科研院所专家、重庆市首期乡土文化能人培训班学员等齐聚北碚区静观镇素心村,共同见证这场艺术乡建盛会。


本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主办,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北碚区人民政府承办。


当日,一场汇聚全国非遗技艺、地道美食和民俗文化的文化大集为活动拉开序幕,来自江苏、浙江、四川等多地的特色展商,带来农遗文化展、非遗技艺展、民俗文化展、美食文化展四大主题体验,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一站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美食荟萃

地道风味展现舌尖文化

作为本次文化大集的重头戏,美食文化展区集中展示了北碚区17个镇街的70余种特色美食,让参展者尽享“舌尖上的北碚”。


本次活动的所在地静观镇带来了中华糯小米、顾腊肉、罗坪大米等特色美食,其中,中华糯小米颗粒饱满、口感软糯;顾腊肉采用传统工艺腌制,肥而不腻、咸香适口;罗坪大米则以晶莹剔透、米香浓郁著称。

现场,重庆特色美食“烧白”的出现成为展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作为传统宴席的必备菜肴,烧白不仅美味可口,还寓意着“幸福美满,蒸蒸日上”。“王烧白”作为北碚区非遗美食,为童家溪镇的展台积攒了不少人气。


此外,施家梁镇的八斗味辣子鸡、金刀峡镇的手工面、蔡家岗街道的三溪口豆腐鱼、澄江镇的缙云醉鸡等特色美食也亮相现场。

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美食展区,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北碚的地方饮食文化,同时也为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非遗传承

匠心技艺彰显文化底蕴

在非遗技艺展区,来自重庆各区县的十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该展区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理念,通过实物展示、图文介绍、影像展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次参展项目包括梁平竹帘、荣昌陶器、巫溪嫁花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綦江农民版画、酉州苗绣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多个非遗门类,充分展现了巴渝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现场,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还进行了技艺展示,让参展者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之处。在传承人的“手把手”指导下,多位参展者上手体验非遗技艺,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非遗的理解和认同。

展销一体

优质特产助力乡村振兴

昌都牦牛肉干、岳池米粉、酉阳茶油……在农特产品展区,精选的200余种全国农特产品吸引不少人采购。


参展产品涵盖特色肉制品、优质粮油、新鲜果蔬、特色饮品等多个品类。这些产品大多产自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区,采用传统工艺或现代标准化生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优良品质,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

展区采取“展示+销售”的模式,既为优质农产品提供展示平台,也为市民购买特色农产品提供便利。

民俗展示

传统艺术焕发时代光彩

民俗文化展区内,五谷粮食画、叶脉画、中国糖画等传统民间艺术的展出,让参展者领略传统民俗文化的创新表达。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相关负责人表示,北碚不仅有着秀美的缙云山、温润的北温泉,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此次文化大集就像一扇窗口,让参展者在品味非遗、体验民俗的过程中,还能感受北碚独特的山水人文之美。

本次活动将持续至5月13日,参会嘉宾们将通过多项交流活动,共同探讨艺术乡建的多元路径,一起“推开”通过乡村新貌的“创意之门”。

上游新闻记者 冯锐 王淳 视频 徐长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