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乳腺外科的诊室里,一位患者正紧张地攥紧床单,局麻药的凉意让她不自觉地微微颤抖。这时,一双手温暖而坚定地握住了她——护士长蔡菲莉用无声的陪伴化解着患者的不安。作为“福建省最美护士”,她总能在细微处传递专业的力量。
与此同时,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的灯光彻夜明亮。护士长肖云珍带领着她的“全国青年文明号”团队,在生命赛道上与时间赛跑,用行动诠释着“生命至上”的真谛。
今天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
让我们一同走进
这两位护士长的世界
看她们
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
绽放不平凡的光彩
化解纠纷:从实践中磨砺智慧
“护士长!外面有位家属情绪激动!”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的嘈杂声中,“救兵”肖云珍总能第一时间稳住局面。这“定海神针”般的纠纷化解之道,源于她多年的实战经验。
▲“玛利亚”台风登陆,肖云珍和团队成员接诊120急诊患者
01
倾听为先
在应对医患纠纷这一敏感问题上,肖云珍的第一反应不是辩解,而是懂得先退一步,耐心倾听病人的诉求。她深知多数的纠纷源于沟通不畅,耐心倾听、尽力解决患者诉求,往往能化解大半怨气。
02
技术保障
扎针曾是急诊科容易出现纠纷的一个场景。“你们大胆去做,扎不进去我来!”肖云珍的鼓励给了护士们莫大的勇气。她不仅自己苦练穿刺技术至“一针见血”,更带领团队精进技术,练就了过硬本领。“现在一些护士可以单手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技术比我还精准。”肖云珍自豪地说。
每个月,肖云珍还组织团队开展突发情况急救演练,在提升急救技能的同时,让团队在应对突发情况时能表现得更从容不迫。
▲六一儿童节当天,肖云珍和在急诊室输液的宝贝一起画画。
03
预见性服务
肖云珍还擅长“提前排雷”,她常教导团队:“想在患者前面,一切以安全为重”。比如看到临产孕妇,护士会主动帮助慌乱的家属办手续、拿行李,缩短等待时间。这些主动服务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也将许多可能出现的纠纷化解于无形。
患者关怀:绝望之处播撒希望
相较于急诊科的忙碌与多变,乳腺外科的情况较为特殊。这里的治疗不仅是与疾病的抗争,更是一场守护希望的持久战。
▲蔡菲莉到社区医院义诊。
化疗的痛苦常常让患者想要放弃。面对治疗带来的脱发、呕吐等副作用,患者们的焦虑与日俱增。为此,蔡菲莉与科主任每年策划“粉红丝带月”团建活动,邀请治愈患者重返科室,用亲身经历为新病友点燃希望。
▲蔡菲莉和科室医护组织乳腺癌患者前往武夷山团建,部分患者与医护在山顶合影留念。
在一次去武夷山的团建活动中,一位康复患者站在山顶感慨:“去年此时,我连活下去的勇气都快没有了。”
山风拂过,蔡菲莉望着眼前重获新生的笑容,更加确信看似平凡单调的护理工作,却能在患者最脆弱的时候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希望。
管理之道:用智慧创新打造科室文化
2014年,30岁的蔡菲莉成为护士长。面对由9个医疗组组成的“复杂科室”,蔡菲莉凭借智慧,摸索出别具一格的管理方法。
比如首次春节排班时,面对人人都想从初一开始休假的难题,她创新性地将排班表发给护士们自主排班。当大家发现这份“作业”谁都无法完美完成时,反而更体谅护士长的不易。最终,蔡菲莉设计的排班表满足了90%护士的需求,剩余人员的换班方案也安排妥当,有效解决了排班难题。
自掏腰包为科室打造“节日记忆”,是蔡菲莉多年来的坚持。护士节、医师节、元旦、科室团建日等特殊日子,她都会用心准备定制有科室logo的各种小礼物、手写贺卡,甚至儿童节也不忘组织年轻护士参加“密室逃脱”等活动,帮助大家放松身心。
▲蔡菲莉组织科室成员开展护士节活动。
有人劝她别如此破费,蔡菲莉却笑着回应:“护士工作很辛苦,小小的仪式感能让他们感受到科室的温暖,这份投入就值得。”这份用心让轮转的护士和离开的规培医生念念不忘,时常回“娘家”看看。
传承精神:照亮后来者前行路
初入职时,蔡菲莉曾因一次失误自责不已。面对需要当众检讨的窘境,年轻的她忐忑不安。
出乎意料的是,当时省立医院分管医院护理的李红副院长并没有严厉斥责,而是用平和的语气让大家先解决问题,思考当下如何帮助病人恢复,再琢磨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重演。
“她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了柔软也可以充满力量,也让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蔡菲莉回忆道。
近二十年过去,李红前辈的处世智慧仍深深影响着她。如今,身为护士长的蔡菲莉始终秉持一个简单却深刻的原则:要做护士们可以依靠的家长。这份同理心,让她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始终保持着柔软的温度。
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每个突发状况都是最好的教学案例。于是,肖云珍安排了每周一次的急诊科复盘。从成功案例到遗憾教训,团队在坦诚交流中共同成长。在这些复盘会上,老护士分享实战经验,年轻护士贡献创新点子,共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一次出诊,面对被产妇放在冰冷水泥地上的新生儿,年轻护士急中生智,用浴霸和棉被搭建出简易“辐射床”。这个案例在复盘会上分享后,经验就变得可视化、可复制。
▲肖云珍组织开展护理安全警示教育专题讲座。
在肖云珍眼中,每个护士都有独特优势,她需要用“放大镜”发现并放大这些闪光点。在她的带领下,急诊科不仅培养出一批批技术过硬的护士,更孕育出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这种开放式的传承,让每位护士都能在危急时刻展现专业与担当。
护士长的B面人生
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
脱下护士服,蔡菲莉在朋友圈里是个十足的“生活家”。喜欢拍照的她,总能用镜头捕捉工作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病区阳台的风景、日常的点滴都被她定格成珍贵的画面;她钟情于脱口秀,还是国乒的狂热粉丝。
如今的她,学会了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让生活充满温暖的光芒。
▲蔡菲莉拍摄的夕阳
而在急诊科上演完“生死时速”的肖云珍则喜欢通过跳舞和户外运动释放压力,在她看来,这些充满生命力的爱好,不仅是减压阀,更是保持职业热情的秘方。
给未来护士长的建议
对于怀揣护士长梦想的年轻人,两位“过来人”给出了职业发展建议。
肖云珍强调:“过硬的业务能力永远是立身之本。”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医疗技术不断革新,对护士长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她建议年轻护士要持续充电,不仅要深耕护理专业技能,还要培养管理思维,努力成长为“专业技术+管理能力双优”的复合型人才。
▲肖云珍参与病人突发过敏性休克的现场抢救。
蔡菲莉则十分看重职业精神的培养:“职场上需要有慎独之心,医疗差错往往源于被忽视的小隐患。比如深夜独自换药的每一个规范操作,都是守护患者的生命防线。”
她还鼓励年轻人多参与技能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实战中磨炼胆识、展现才华。另外,找到支撑自己前行的精神力量,对这份职业需要持之以恒的热爱。
(点击图片查看护士节特辑)
祝福所有护理工作者
节日快乐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编辑:菲菲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