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至,艾叶飘香时。”
端午节又快到了,农村的艾草又要遭殃了。我老家前面有块空地,每年都会长出来不少艾草。父母还把它们当成宝贝,有时候还给它们施肥。
而今年的艾草长得就特别好,母亲说马上就是 端午节了,到时候又能割掉拿去集市卖点钱了。
还别说,每年父母就靠这些艾草,在端午节前也能挣好几百块钱。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不算多,可是农村的老人却是笔不少的收入。
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挂艾草,便是其中一项历史悠久且意义深远的传统,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浓郁氛围,更承载着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祈愿。
而现在很多的人都不去山里割艾草了,而是去集市购买,一把三五元,很多年轻人也都是舍得的。
那端午节快到了,什么时候割艾草好?老人说“艾草有三挂三不挂”,又各是指什么呢?
(1)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
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远古时期。那时,人们对自然的认知有限,常将疾病灾祸与鬼神联系在一起,认为艾草具有辟邪驱鬼、预防疾病的神奇功效。
正如《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为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可见在南朝时期,端午节挂艾草已成为普遍的习俗。艾草,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中含有的挥发性芳香油,不仅能有效驱赶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还具有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艾草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效,用艾草制成的艾绒,更是艾灸疗法的重要药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挂艾草的习俗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和美好寓意。
(2)艾草知时节:今年哪天割艾草好
艾草的收割时间也是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其功效与价值,因此早了,晚的都是不行的。
而听父母说,在过去民间素有“前三后四”的说法,即端午节前三天到端午节后四天,这八天是割艾草的最佳时期,其中又以端午节当天所割的艾草为最佳。
但由于端午节挂艾草,因此如果是悬挂在门前的艾草,那在端午节前三天割的最佳。而如果是入药的,那么就是端午节前三天,后四天都是可以的。
古人提倡端午时节割艾草,这个是有说法的,因为在端午节的时候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此时艾草的药性也达到了一年中的巅峰状态,无论是入药,还是用于驱毒辟邪,效果都是最好的。
从科学角度来看,端午前后,艾草生长成熟,其所含的挥发油、黄酮类等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故而功效显著。
当然,由于地域差异,艾草的生长周期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南方地区气温较高,艾草生长较快,收割时间相对较早,大概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
北方地区气温较低,艾草生长稍慢,收割时间多在5月下旬到6月中下旬 。但总体而言,都以端午期间为最佳。
(3)艾草悬挂也有讲究:“三挂三不挂”
先来说一说这“三挂”。
1. 挂大门两边:将艾草挂在大门两边,是最为常见的挂法。大门是家宅的出入口,也是气场的交汇之处,挂上艾草,能够阻挡外界的邪气、病气进入家中,守护家宅安宁,就像给家宅设置了一道无形的保护屏障。
2. 挂单数不挂双数:古人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而艾草为纯阳之物,挂单数的艾草,更能增强其辟邪驱瘟的功效,通常会选择3根、5根或7根艾草,用五彩绳绑好后悬挂。
3. 艾草要倒着挂而不能顺着挂。倒挂艾草,不仅看起来更为美观,而且从风水寓意上讲,倒挂的艾草就像一把把利剑,能够斩断邪气,更好地发挥辟邪作用;从实用角度来看,这样能使艾草中的艾草油慢慢挥发,延长驱虫的时间。
再来看看“三不挂”。
1. 家里有孕妇不挂:艾草的气味较为浓烈,其中挥发油产生的刺激性气味,对于孕妇尤其是孕早期的孕妇来说,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甚至有活血的风险,不利于胎儿的稳定,所以家中有孕妇时,一般不建议挂艾草。
2. 家有婴幼儿不挂:婴幼儿的皮肤和呼吸系统较为娇嫩,抵抗力弱。艾草生长在山间野外,枝叶可能沾染有害昆虫的虫卵,五月后气温升高,虫卵容易孵化,这对婴幼儿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故家中有婴幼儿时不宜挂艾草。
3. 有过敏体质的人家里不挂:过敏体质的人对艾草的味道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如打喷嚏、流眼泪、皮肤瘙痒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这类家庭也应慎挂艾草。
以上是对端午节挂艾草的一些说法,了解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收割时间以及“三挂三不挂”的讲究,让我们能更好地传承这一传统,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端午佳节为家人带来健康与平安的祝福。